[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的减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4054.1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栗欢欢;杨梓堙;王亚平;盘朝奉;陈龙;江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7 | 分类号: | F16F15/027;F16F15/03;F16F15/067;H01M8/24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减震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减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燃料电池减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减震底板、燃料电池安装板、竖直设置的电控阻尼弹簧减震器,五个电控阻尼弹簧减震器对燃料电池安装板底部形成均匀支撑并及时将燃料电池安装板复位,燃料电池底板上端周向设有四个定位块,限制燃料电池的水平位置,防止燃料电池水平移动。所述控制方法通过震动感应器感应到路面震动信号和水流量计采集到燃料电池的水流量,都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路面震动的变化以及水流量的变化所反馈的信号控制电源大小,调节阻尼力大小,改变减震装置的减震强度,提高燃料电池的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减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都在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发电装置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最佳替代品。随着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逐渐成熟,燃料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而燃料电池多为直接安装在汽车底盘,燃料电池汽车在不平路面行驶时,燃料电池会受到来自路面的颠簸,产生震动,不利于保持燃料电池堆的水平衡。
水作为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后的产物,燃料电池堆中的水平衡会直接影响燃料电池堆的性能。而当燃料电池车在崎岖路面行驶时,燃料电池会受到路面震动的影响,从而影响燃料电池堆里的含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过高将剥弱各层的传气能力,参与反应的氧气会减少,这将进一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所以给燃料电池增加减震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但目前很多减震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旦当减震器装配完成后,减震器的减震强度就已经固定了,当减震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减震器零部件老化和磨损,减震器减震效果变差。对于燃料电池的减震装置,最好能根据在不同的行驶路面上,能及时调整减震强度,使燃料电池能保持在最好的减震状态,利于保持燃料电池堆内的水平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实时调节减震强度的燃料电池的减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路面震动变化和水流量的变化判断燃料电池堆内部水状态,然后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电源输出的电流大小,调节阻尼力大小,从而改变减震强度,进而改善电池减震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料电池的减震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减震底板(13),所述减震底板(13)的上方设有与减震底板(13)相平行的燃料电池安装板(14),所述减震底板(13)的上端周向四角以及中心位置都设有电控阻尼弹簧减震器(12),所述电控阻尼弹簧减震器(12)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块(11)与所述减震底板(13)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控阻尼弹簧减震器(12)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块(7)与所述燃料电池安装板(14)的下端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安装板(14)的上端设有四个定位块(15)。
进一步,所述电控阻尼弹簧减震器(12)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的内部通过气液隔板(8)将缸体(1)的内部分隔为液体仓(9)和气体仓(10),所述气液隔板(8)与缸体(1)的内壁密封活动连接,所述液体仓(9)的内部设有活塞(2),所述活塞(2)与缸体(1)滑动连接,所述活塞(2)连接有从上端伸出于缸体(1)外侧的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座(5),所述缸体(1)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弹簧座(6),所述第一弹簧座(5)与第二弹簧座(6)间设置有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座(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7),所述第二弹簧座(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1),所述活塞(2)上有环状缝贯通其间,所述活塞(2)的内部还安置有线圈,所述液体仓(9)的内部充满磁流体。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块(11)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17)与减震底板(13)的上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15)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16)与燃料电池安装板(14)的上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减震底板(13)的长度小于燃料电池安装板(14)的长度,所述减震底板(13)的宽度小于燃料电池安装板(14)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