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合金拉丝模坯件加热全自动镶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4569.1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正兴;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18 | 分类号: | B21C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合金 拉丝 模坯件 加热 全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拉丝模坯件加热全自动镶套系统,包括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上料工位、加热工位和下料工位,加热工位所在的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卡装硬质合金坯件的定位座,定位座上方架设有可升降的压紧头和高频加热感应线圈,压紧头和高频加热感应线圈为同步升降,上料工位所在的工作台上安装有可水平和纵向移动的移动座,移动座上卡放有放料盘,放料盘上均布有用于卡放坯件的凹腔,下料工位位于定位座的后方,且下料工位上设置有接料组件,工作台一侧安装有用于取放料的机械手,机械手位于加热工位和上料工位之间。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丝模生产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硬质合金拉丝模坯件加热全自动镶套系统。
背景技术
拉丝模模芯在镶嵌时,首先将拉丝模的外圆的套圈加热到500~600℃,颜色暗红时,将拉丝模的模芯放入加热的套圈里,随着套圈温度的降低,拉丝模的模芯就被套圈紧紧的套在一起了。因此在镶套工艺时首先要对批量的拉丝模进外圆行加热,然后再对加热后的进行处理,其拉丝模的外圆加热操作需要放置到专用的高频电加热设备上,然后人工采用夹钳对其进行上料下料,其人工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时高频加热,温度比较高,还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影响批量加工生产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硬质合金拉丝模坯件加热全自动镶套系统,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硬质合金拉丝模坯件加热全自动镶套系统,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上料工位、加热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加热工位所在的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卡装硬质合金坯件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方架设有可升降的压紧头和高频加热感应线圈,所述压紧头和高频加热感应线圈为同步升降,所述上料工位所在的工作台上安装有可水平和纵向移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卡放有放料盘,所述放料盘上均布有用于卡放坯件的凹腔,所述下料工位位于定位座的后方,且下料工位上设置有接料组件,所述工作台一侧安装有用于取放料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位于加热工位和上料工位之间。
所述的定位座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部中部设有插装孔,所述插装孔中插装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上端面设有与待加工坯件形状配合的凹腔一。
所述的高频感应线圈安装在位于工作台后侧的高频加热机上,所述高频加热机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的一侧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底端正对于定位座位置安装有压紧头,所述升降座的升降通过其底端的气缸驱动。
所述的横梁为水平设置的L形结构,其水平段的端部与立柱固定安装,其竖直段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压紧头。
所述的移动座的移动分别通过水平丝杆和纵向丝杆驱动,所述水平丝杆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水平丝杆上安装有与其导向配合的导向套一,所述导向套一设置在导向移动座的底端,所述导向移动座的上端安装有纵向丝杆,所述移动座的底端安装有与纵向丝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套二,所述水平丝杆和纵向丝杆的一侧分别设有与其并列设置的导杆,所述导向套一和导向套二上分别设有与导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孔。
所述的接料组件包括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的进料端设有弧形导料板,所述管道的底端设有接料桶,所述管道的底端面上分布有散热孔。
所述的机械手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安装有机械手支座,所述机械手支座上端铰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后端部与其底端的升降气缸连接,所述机械臂的前端端部安装有夹紧组件。
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有夹持固定板,所述夹持固定板的外端面安装有两导向移动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与夹持固定板端面上的导向槽导向配合,所述夹持板的之间通过双头夹紧气缸同步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