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后排座椅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1169.3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房体友;徐凤;柯书国;唐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4 | 分类号: | B60N2/34;B60N2/62;B60R22/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后排 座椅 结构 | ||
1.一种车辆后排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座椅骨架,包括设置在车内后排的坐垫骨架以及与所述坐垫骨架连接的靠背骨架,所述坐垫骨架和所述靠背骨架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区,所述坐垫骨架上设有第一滑动连接结构,所述靠背骨架上设有第二滑动连接结构,所述弧形过渡区上设有过渡滑动连接结构,所述过渡滑动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结构平滑连接;
座椅支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坐垫骨架上、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滑接的底部支撑板,设于所述靠背骨架上、与所述第二滑动连接结构滑接的中部支撑部,所述中部支撑部与所述底部支撑板连接;
后排座椅本体,包括并排设于所述座椅骨架上的左侧后排座椅和右侧后排座椅,所述左侧后排座椅和所述右侧后排座椅的坐垫分别通过所述底部支撑板滑接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上,所述左侧后排座椅和所述右侧后排座椅的靠背分别通过所述中部支撑部滑接在所述第二滑动连接结构上;
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滑轨,多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沿着所述坐垫骨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坐垫骨架的两侧,所述第二滑动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滑轨,多个所述第二滑轨分别沿着所述靠背骨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的两侧,所述过渡滑动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弧形过渡滑轨,多个所述弧形过渡滑轨的两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滑轨和多个所述第二滑轨一一对应平滑连接;
所述底部支撑板上、与所述第一滑轨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轨做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所述中部支撑部上、与所述第二滑轨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滑轨做竖直方向上的滑动;
所述中部支撑部包括多个中部支撑杆和中部支撑板,多个所述中部支撑杆依次横向间隔设置,且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滑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多个所述中部支撑杆通过紧固件纵向环绕连接,位于一端端部的所述中部支撑杆与所述底部支撑板连接,位于另一端端部的所述中部支撑杆与所述中部支撑板连接;
需要后排座椅变床时,所述底部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上做朝向车内前排座椅的水平滑动,同时,传动所述中部支撑部沿着所述第二滑动连接结构经过过渡滑动连接结构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上,使得所述底部支撑板与所述中部支撑部并排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滑轨对应位置处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滑设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滑轮沿着所述第二滑轨做竖直方向上的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后排座椅和所述右侧后排座椅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防护带,多个所述防护带依次环绕所述左侧后排座椅和所述右侧后排座椅四周设置,所述左侧后排座椅和所述右侧后排座椅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防护带相适配的多个防护带卡扣,多个所述防护带与多个所述防护带卡扣相互交叉扣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上开设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底部支撑板上呈蜂窝状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上远离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块,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容置所述限位块的限位槽。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11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