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分扭输出功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2262.6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菊;王飞鸣;邢彬;梁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1;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中央 传动 齿轮 输出功率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分扭输出功率的结构,包括:具有主动锥齿轮的主动锥组件,所述主动锥组件用于提供输出总功率;以及具有第一从动锥齿轮的第一从动锥组件和具有第二从动锥齿轮的第二从动锥组件,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分别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从而自主动锥组件上提取功功率。本申请所提供的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分扭输出功率的结构通过一个主动锥齿轮传动两个从动锥齿轮,可根据功率需求及空间要求灵活选择齿轮副参数用以分担附件载荷,相比于单对锥齿轮传动,可以降低中央锥齿轮副的结构尺寸,减小锥齿轮节线速度,降低齿轮副使用损伤率,从而提高发动机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分扭输出功率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中央传动单元体是航空发动机主轴向附件传递功率的重要动力及传动部件,其结构尺寸及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空间利用率及使用寿命。航空发动机工作中,中央传动齿轮副是关键部件,其失效将会导致航空发动机发生重要故障。
目前,国内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大多采用一对弧齿锥齿轮传动的方式。然而随着航空发动机向高转速、高载荷、长寿命、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仍然采用一对弧齿锥齿轮的中央传动结构带来了结构尺寸笨重、寿命不足、故障率高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分扭输出功率的结构,以解决或减轻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分扭输出功率的结构,包括:
具有主动锥齿轮的主动锥组件,所述主动锥组件用于提供输出总功率;以及
具有第一从动锥齿轮的第一从动锥组件和具有第二从动锥齿轮的第二从动锥组件,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分别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从而自主动锥组件上提取功功率。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锥组件还包括:主动支撑轴承、主动定距套和密封跑道,所述主动支撑轴承、主动定距套和密封跑道安装于主动锥齿轮上,主动支撑轴承与密封跑道之间通过主动定距套实现间距调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支撑轴承为球轴承。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从动锥组件还包括:第一从动上轴承、第一从动下轴承、第一从动定距套和第一自锁螺母,所述第一从动上轴承、第一从动下轴承和第一从动定距套安装于第一从动锥齿轮上并通过第一自锁螺母实现沿着第一从动锥齿轮的轴向限位,所述第一从动上轴承和第一从动下轴承之间通过第一从动定距套实现间距调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从动上轴承和第一从动下轴承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从动锥组件还包括:第二从动上轴承、第二从动下轴承、第二从动定距套和第二自锁螺母,所述第二从动上轴承、第二从动下轴承和第二从动定距套安装于第二从动锥齿轮上并通过第二自锁螺母实现沿着第二从动锥齿轮的轴向限位,所述第二从动上轴承和第二从动下轴承之间通过第二从动定距套实现间距调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从动上轴承和第二从动下轴承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在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的结构尺寸相同或者不相同,以均分或非均分的提取所述主动锥齿轮提供的功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从主动锥齿轮上提取的功率大小调节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的尺寸。
在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中,主动锥组件、第一从动锥组件和第二从动锥组件均安装于中央传动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2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