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机极片入料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5244.3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H01M6/14;H01M10/05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机极片入料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卷绕机极片入料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拍摄图片和第二拍摄图片,所述第一拍摄图片为利用第一相机对上极片的第一侧边拍摄所得的图片,所述第二拍摄图片为利用第二相机对所述上极片的第二侧边拍摄所得的图片;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图片和所述第二拍摄图片,确定所述上极片的表面相对于目标虚拟平面的倾斜角,所述目标虚拟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相机的相机视线和所述第二相机的相机视线垂直;根据所述倾斜角,确定所述上极片入料时的目标吹气气流。本申请可以确保在调节吹气气流后,上极片与相机视线成垂直关系,改善了成像质量,提高了测量精度,保证了电芯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卷绕机极片入料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卷绕机通过卷绕的方式生产锂电池电芯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将极片和隔膜卷绕于卷针外,以保证极片和隔膜的对齐度。但是在极片的卷绕过程中,极片通常会处于悬空状态,这会导致极片无法贴近上隔膜,从而进入卷针时产生折角,继而影响电芯的良品率和安全性能。
相关技术中,会通过吹气机构对极片进行吹气,以防止极片处于悬空状态,对于气流大小,通常由工人手动进行调节。
当气流大小达到一定阈值后,极片贴近隔膜,就可以避免折角产生,但是,气流大小同时还会影响到极片与相机视线的垂直关系,过大过小的气流都会对成像造成一定的影响,工人手动调节难以确保极片与相机视线的垂直关系,而且极片的材质和尺寸变化同样影响极片受到气流后的位置移动关系,工人难以进行实时调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卷绕机极片入料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手动调节吹气机构气流导致极片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绕机极片入料气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拍摄图片和第二拍摄图片,所述第一拍摄图片为利用第一相机对上极片的第一侧边拍摄所得的图片,所述第二拍摄图片为利用第二相机对所述上极片的第二侧边拍摄所得的图片;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图片和所述第二拍摄图片,确定所述上极片的表面相对于所述目标虚拟平面的倾斜角,所述目标虚拟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相机的相机视线和所述第二相机的相机视线垂直;根据所述倾斜角,确定所述上极片入料时的目标吹气气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图片和所述第二拍摄图片,确定所述上极片的表面相对于目标虚拟平面的倾斜角包括: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所述第一拍摄图片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第一边缘线条图,所述第一边缘线条图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边对应的第一边缘线条、与所述上极片的上边缘对应的第二边缘线条以及与所述上极片的下边缘对应的第三边缘线条;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所述第二拍摄图片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第二边缘线条图,所述第二边缘线条图包括与所述第二侧边对应的第四边缘线条、与所述上极片的上边缘对应的第五边缘线条以及与所述上极片的下边缘对应的第六边缘线条;确定第一目标虚拟直线和第二目标虚拟直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虚拟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边缘线条并位于所述第一拍摄图片所在的平面内,所述第二目标虚拟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五边缘线条并位于所述第二拍摄图片所在的平面内;基于所述第一边缘线条图、所述第二边缘线条图、所述第一目标虚拟直线和所述第二目标虚拟直线,确定所述上极片的表面相对所述目标虚拟平面的倾斜角。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边缘线条图、所述第二边缘线条图、所述第一目标虚拟直线和所述第二目标虚拟直线,确定所述上极片的表面相对所述目标虚拟平面的倾斜角包括:确定所述第一边缘线条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直线之间的第一夹角;确定所述第四边缘线条与所述第二目标虚拟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根据所述第二边缘线条和所述第三边缘线条的长短对所述第一夹角进行正负标定,得到第一目标夹角;根据所述第五边缘线条和所述第六边缘线条的长短对所述第二夹角进行正负标定,得到第二目标夹角;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夹角和所述第二目标夹角,确定所述上极片的表面相对于所述目标虚拟平面的倾斜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5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B倒装用柔性带及其倒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智能视频语音交互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