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展式椎体融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7816.1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奥绿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展 式椎体 融合 装置 | ||
1.一种扩展式椎体融合装置,包括植入机构(100)、推送机构(200)和支撑机构(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入机构(100)呈可介入脊柱患者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隙(600)、并在介入后能够维持或扩大所述椎间隙(600)的结构,所述植入机构(100)还设置有可连通到所述椎间隙(600)内的植入腔(110);
所述推送机构(200)呈可插入所述植入腔(110)、并在插入后能够沿所述植入腔(110)往返移动的结构,所述推送机构(200)用于推送和控制所述支撑机构(300)穿过所述植入腔(110)植入到所述椎间隙(600)内;
所述支撑机构(300)呈可在所述植入腔(110)内部处于收缩状态、在所述植入腔(110)外部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所述支撑机构(300)在被植入到所述椎间隙(600)内后被动形变扩展成为椎间隙支撑体,从而实现与相邻两个椎体的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式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入机构(100)具有一端可伸入到所述椎间隙(600)内的植入管(120),所述植入管(120)的轴向内腔形成所述的植入腔(110),所述植入管(120)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持柄(130);
所述推送机构(200)具有一端可插入到所述植入腔(110)内的操作杆(220),所述操作杆(220)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柄(230);
所述支撑机构(300)具有第一连杆(310)、第二连杆(320)、第三连杆(330)和第四连杆(340),所述第一连杆(310)、第二连杆(320)、第三连杆(330)和第四连杆(340)依次首尾铰接形成可收缩扩展的四连杆机构;
所述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320)的铰接部设置有退让缺口,所述第三连杆(330)与第四连杆(340)的铰接部设置有杆端接头,所述操作杆(220)的一端穿过所述退让缺口与所述杆端接头可拆卸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式椎体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320)通过一对同轴布置的第一销轴(411、412)铰接相连,且该对第一销轴(411、412)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的退让缺口(700);
所述第二连杆(320)与第三连杆(330)通过一根第二销轴(420)铰接相连;
所述第三连杆(330)与第四连杆(340)通过一根第三销轴(430)铰接相连,且该根第三销轴(430)中部设置有与其垂直布置的内螺纹套(500),所述内螺纹套(500)构成所述的杆端接头;
所述第四连杆(340)与第一连杆(310)通过一根第四销轴(440)铰接相连;
所述操作杆(220)可插入到所述植入腔(110)内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头(210);所述螺纹头(210)穿过所述退让缺口(700)与内螺纹套(500)可拆卸式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奥绿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奥绿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8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