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PiggyBac转座酶系统构建无痕工程动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7953.5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4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毕延震;肖伟;华再东;任红艳;朱喆;张立苹;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877;C12N15/12;C12N5/10;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piggybac 转座酶 系统 构建 工程 动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利用PiggyBac转座酶系统构建无痕工程动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受体基因组天然的“TTAA”四联体序列,以及修复模板上携带的PiggyBac转座酶的识别序列,将基因打靶过程中引入的选择标记基因删除,实现无残留的基因编辑,从而彻底消除生物安全隐患。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PiggyBac转座酶系统能实现“无痕”打靶,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服的瓶颈。而且本发明将CRISPR/Cas9和PiggyBac两个技术联合使用能够实现保真度100%的基因突变和无残留基因编辑,是目前生物安全技术水平最高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利用PiggyBac转座酶系统构建无痕工程动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因打靶技术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回溯其发展历史,基因打靶技术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统基因打靶,最初是基于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通过同源重组修复方式将外源基因靶向受体基因组特点位点,实现内源基因的定点敲除及外源基因的定点表达,其缺点是打靶效率低下,同时也会引入外源标记基因,这对于畜禽育种不利。二是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打靶技术,该类技术在精准性和效率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即利用CRISPR/Cas9引发基因组DNA的双链断裂,通过细胞的自身修复机制实现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但该过程中容易产生核苷酸片段的随机插入、缺失或突变等,同样也会引入无法删除的外源标记基因。考虑到无意义的外源基因片段会给生物安全带来隐患,科研家研发了一种删除标记基因的工具,即利用CRISPR/Cas9技术与Cre/loxP或FLP/FRT系统联用,将loxP瞄定在标记基因两侧。在得到阳性细胞后,Cre重组酶特异识别loxP位点并删除标记基因。该技术一方面可实现高效的基因打靶,另一方面也易于移除打靶过程中引入的筛选标记。然而,筛选标记移除过程中会在基因组中残留34个碱基的标签序列,严重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效率,甚至造成移码突变,给基因打靶相关的研究带来极大难题,同时在生物安全及伦理层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突破这一瓶颈,研发“无痕”打靶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利用PiggyBac转座酶系统构建无痕工程动物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PiggyBac转座酶系统能实现“无痕”打靶,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服的瓶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PiggyBac转座酶系统在构建无痕工程动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RISPR/Cas9和PiggyBac构建工程动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CR扩增的标签基因插入第一载体,得初级载体;
(2)PCR扩增动物基因组的左右臂,将PCR扩增得到的左臂和右臂插入初级载体,得到第一重组载体;
(3)将T11、T31和第一重组载体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培养,得到第一成纤维细胞;
(4)将PCR扩增的目标基因插入第二载体,得第二重组载体;
(5)将第二重组载体转染至第一成纤维细胞后,进行核移植,得到胚胎;
(6)将胚胎移植至母猪,得到工程动物;
步骤(3)和步骤(4)没有时间先后顺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RISPR/Cas9和PiggyBac构建工程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CR扩增的IGFⅠ插入PB载体的BsiWⅠ位点和AvrⅡ位点之间,得初级载体;
b、PCR扩增猪MSTN基因的左右臂,扩增得到将左臂插入初级载体的EcoRⅠ和NsiⅠ位点,将扩增得到右臂构建到初级载体的AvrⅡ和KpnⅠ位点之间,得到第一重组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