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8445.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汪凌云;陈镁换;曹德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1/44;A61K47/34;A61P35/00;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红外 发射 荧光 分子 索拉菲尼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包括高分子包裹剂、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和索拉菲尼。所述纳米粒子平均水合粒径为90~150nm,高分子包裹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为吡咯并吡咯氮杂氟硼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吡咯并吡咯氮杂氟硼化合物结构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索拉非尼盐、吡咯并吡咯氮杂氟硼化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四氢呋喃、去离子水作为制备原料,共采用五个步骤制得成品,步骤如下:(1)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搅拌均匀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A;(2)将索拉非尼盐溶解于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形成溶液B;(3)将吡咯并吡咯氮杂氟硼化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形成溶液C;(4)将溶液A、B和C混合均匀,在超声条件下用注射器注入去离子水中;(5)透析除去四氢呋喃,经滤膜过滤除去游离的索拉非尼和吡咯并吡咯氮杂氟硼化合物,即得到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咯并吡咯氮杂氟硼化合物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索拉非尼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咯并吡咯氮杂氟硼化合物和索拉菲尼的质量比为1-10:1-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近红外发射荧光分子/索拉菲尼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00-9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4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田螺自动加工机
- 下一篇:一种铜基铁基复合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