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8753.1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珞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8 | 分类号: | H04B1/08;F16F15/023;C01B32/50;H01R3/08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防护 信号 接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5G技术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环形壳,所述环形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环形壳的内部设置有对信号接收器进行防冰雹撞击的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感应冰雹撞击的感应组件和防止冰雹进入环形壳内部的保护组件,环形壳的内部设置对环形壳掉落时进行保护的防撞机构;通过撞击板一和撞击板二来承受冰雹的撞击,这样就可以使得撞击板二带动其外部的活动框运动,进而在齿牙、转轴和齿轮的联动作用下来实现盒盖一和盒盖二的运动,以此来遮挡外部冰雹的撞击,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非电能的机械联动来实现信号接收器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技术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实施,现今各地都在进行5G基站的建设,5G基站的建设往往需要将5G接收装置安放在接收塔的顶部,但是位于接收塔顶部的5G接收装置往往会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正常的雨雪天气,5G接收装置一般都能承受,但是一些极端天气下,5G接收装置的耐受性就会大大降低,而为了5G信号可以普及更远的区域,在一些比较容易出现恶劣天气的区域,也是需要架设这样的接收塔,当外界环境为冰雹天气时,位于接收塔顶部的5G接收装置就很难承受来自冰雹的撞击,这样就会造成5G接收装置的损毁,在一些风速较大的区域,5G接收装置也是有可能被强风吹落或者接收塔吹倒,这些都将会造成5G接收装置的损毁,对经营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具备防冰雹撞击和防坠落损毁的优点,解决了当外界环境为冰雹天气时,位于接收塔顶部的5G接收装置就很难承受来自冰雹的撞击,这样就会造成5G接收装置的损毁,在一些风速较大的区域,5G接收装置也是有可能被强风吹落或者接收塔吹倒,这些都将会造成5G接收装置的损毁,对经营商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冰雹撞击和防坠落损毁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环形壳,所述环形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环形壳的内部设置有对信号接收器进行防冰雹撞击的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感应冰雹撞击的感应组件和防止冰雹进入环形壳内部的保护组件,环形壳的内部设置对环形壳掉落时进行保护的防撞机构。
优选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滑套一,滑套一活动连接在环形壳的内侧,滑杆滑动连接在滑套一的外部,撞击板一固定连接在滑杆的外部,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滑杆的外部,一个滑套二和一个滑套三对称活动连接在固定块的外部,滑套二和滑套三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杆,撞击板二活动连接在滑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撞击板二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不少于三个的滑杆且等角度分布,相邻滑杆外部的滑套二和滑套三均滑动连接在同一个连杆的外部,相邻的滑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环形壳的内部,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一,两个齿轮一设置在环形壳的外部,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齿轮二转动连接在环形壳的外部,盒盖二固定连接在齿轮二的外部,盒盖一转动连接在环形壳的外部,盒盖一与转轴之间通过履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的规格相同,转轴的外部设置有一圈齿牙,撞击板二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内侧设置有与转轴外部齿牙啮合的齿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珞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珞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