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9285.X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有军;沈旭;涂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7/14 | 分类号: | B66F7/14;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8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发动机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支撑装置,属于发动机支撑设备领域。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引导主体、支撑主体以及驱动组件。其中,支撑主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连接主体。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第一主体旋转升降,第一主体通过连接主体带动第二主体沿引导主体滑动,从而使第二主体绕第一主体同步转动和上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一组驱动组件,不仅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成本;同时,能够解决升降和转动过程中的同步问题,从而满足飞机发动机的维修和教学过程中的转动和升降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支撑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作为飞机的心脏,飞机发动机不仅是飞机飞行的动力,也是促进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类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进步密不可分。常见的飞机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轴/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冲压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等多种类型。
为了对飞机发动机进行维修以及结构教学,通常需要设置支撑装置对飞机发动机进行支撑,以适应维修和教学过程中的转动和升降。由于飞机发动机的尺寸较大,因此,通常至少需要设置两组支撑组件从飞机发动机的首尾对飞机发动机进行支撑。而为了满足转动和升降需求,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两组驱动组件。这种方式不但增加设备成本,同时还会因为两组驱动组件的同步问题,而造成飞机发动机的支撑不稳定。例如,两组支撑组件升降不一致,导致飞机发动机首尾高低失衡;或者,两组支撑组件转动频率不同,造成飞机发动机受到水平扭力产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支撑装置,包括:
引导主体,限定一根竖直线,所述引导主体以与水平面形成设定倾角的形式绕所述竖直线旋转延伸;
支撑主体,包括以所述竖直线为轴线的第一主体、与引导主体滑动配合的第二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连接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顶端均设有用于支撑飞机发动机的支撑部;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体旋转升降;随着所述第一主体的旋转升降,所述第二主体绕第一主体同步转动和上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引导主体关于该竖直线中心对称;两组所述第二主体分别滑动设于两组引导主体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主体到所述竖直线的水平距离相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主体以所述竖直线为旋转中心螺旋旋转延伸,所述引导主体至所述竖直线的水平距离从低至高逐渐增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主体到所述竖直线的水平距离满足;式中,a为引导主体到所述轴线的初始距离,b为引导主体之间的距离,为引导主体上点相对于初始点的变化角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基底部;
竖直部,竖直固定于基底部上,所述竖直部的侧面开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水平面的夹角与所述倾角的度数相等;
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一主体转动;所述第一主体包括自底部向上开设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主体套于竖直部以使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体包括:
第一连接部,至少一端开口并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腔体;所述腔体通过气管与气泵连通;
第二连接部,从第一连接部的开口端插于所述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9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