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融合标签促溶壳聚糖酶表达的方法、重组融合壳聚糖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0358.7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饶犇;周荣华;刘晓艳;闵勇;廖先清;黄大野;朱镭;陈伟;石丽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62;C07K19/00;C12N9/42;C12P19/26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43006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融合 标签 促溶壳 聚糖 表达 方法 重组 | ||
1.一种基于融合标签促溶壳聚糖酶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融合标签促溶壳聚糖酶表达的方法包括:
在来源于芽孢杆菌的壳聚糖酶MH636588.1基因上融合融合标签sfGFP,mCherry,cl7,并在标签与壳聚糖酶基因之间加入TEV酶切位点序列SEQ ID No.4;同时在目标基因的C端融合12*HIS,通过镍柱实现对目的蛋白的纯化;通过TEV酶切,将融合标签切下来,获得纯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融合标签促溶壳聚糖酶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l7氨基酸序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sfGFP氨基酸序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mCherry氨基酸序如SEQ ID NO.4所示。
3.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融合标签促溶壳聚糖酶表达的方法得到的重组融合壳聚糖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融合壳聚糖酶,包括重组融合有cl7的壳聚糖酶,重组融合有sfGFP的壳聚糖酶,以及重组融合有mCherry的壳聚糖酶。
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重组融合壳聚糖酶的重组融合有cl7的壳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融合有cl7的壳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包括:
(1)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来源于芽孢杆菌的壳聚糖酶CDA MH636588.1基因序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设计CDA的碱基序列SEQ ID NO.5;
(2)以cda的碱基序列、TEV酶切位点序列、Cl7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并合成引物,并通过Overlap PCR技术扩增得到带有纯化标签、酶切位点的Cl7-TEV-cda序列;
(3)将步骤(2)得到的cl7-TEV-cda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载体pET28a-cl7-TEV-cda;
(4)表达载体pET28a-cl7-TEV-cda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得到目的蛋白cl7-CDA。
5.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重组融合壳聚糖酶的重组融合有sfGFP的壳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融合有sfGFP的壳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包括:
(1)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来源于芽孢杆菌的壳聚糖酶MH636588.1基因序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设计CDA的碱基序列SEQ ID NO.5;
(2)以CDA的碱基序列、TEV酶切位点序列、sfGFP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并合成引物,并通过Overlap PCR技术扩增得到带有纯化标签、酶切位点的sfGFP-TEV-cda序列;
(3)将步骤(2)得到的sfGFP-TEV-cda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载体pET28a-sfGFP-TEV-cda;
(4)表达载体pET28a-sfGFP-TEV-cda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得到目的蛋白sfGFP-CDA。
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重组融合壳聚糖酶的重组融合有mCherry的壳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融合有mCherry的壳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包括:
(1)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来源于芽孢杆菌的壳聚糖酶MH636588.1基因序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设计CDA的碱基序列SEQ ID NO.5;
(2)以cda的碱基序列、TEV酶切位点序列、mCherry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并合成引物,并通过Overlap PCR技术扩增得到带有纯化标签、酶切位点的mCherry-TEV-cda序列;
(3)将步骤(2)得到的mCherry-TEV-cda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载体pET28a-mCherry-TEV-cda;
(4)表达载体pET28a-mCherry-TEV-cda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得到目的蛋白mCherry-CDA。
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基于融合标签促溶壳聚糖酶表达的方法得到的重组壳聚糖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未经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03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楂批量切块设备
- 下一篇:软包电芯、其制造方法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