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氧化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6254.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贯羽;何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5/04 | 分类号: | C07D275/04;B01J23/34;B01J27/232;B01J31/22;B01J27/187;B01J27/10;B01J27/08;B01J27/053;B01J27/25;B01J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王红培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氧化 制备 噻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氧化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方法,以金属锰盐或者锰配合物为催化剂,在氧气或空气环境中,使胺类化合物发生氧化环合反应生成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本发明反应在使用氧气或空气作氧化剂;催化剂简单便宜,催化活性高,反应效率高;制备工艺简捷,产物选择性高,副产物少;废物少,环境友好,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并[d]异噻唑啉-3(2H)-酮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氧化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简称BIT),是一种重要、常用的杀菌剂和防腐剂。具有杀菌能力强、应用剂量小、相容性好、耐温性和耐酸碱能力强、对环境安全等优良性能。广泛用于日化产品、高分子制品、粘合剂、纺织、涂料、造纸、建材、制革、轻工、油品、油墨、工业循环冷却水、农林环保等领域。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合成方法有很多,而经2-巯基苯甲酰胺或者2,2’-二硫代二苯甲酰胺的环合反应为主流工业生产方法(图式1)。
文献报道的环合剂有:(1)氯气[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111253335;110467584;110483438;103172588;103130738;102002015;102491955;104529932];(2)Br2[S.Chen etal.PCT Int.Appl.,2019174279];(3)SOCl2或者SO2Cl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108239038;J.Su et al.Bioorganic Chemistry,2019,84,192-201;应用化工,2014,43(9),1637-1639;M.Pietka-Ottlik et al Molecules,2010,15,8214-8228;];(4)H2O2[Jin etal.Synlett,2003,(13),1967;C.Berg et al.U.S.Pat.Appl.0130109864;R.Baum.PCTInt.Appl.,2015055293;张可青等.应用化工,2014,43,09]。(5)分子氧:T.Li等报道了一种在DMSO溶液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合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方法,使用的催化剂为CuBr,配体(S)-Proline[T.Li et al.OrganicBiomolecular Chemistry,2016,14(26),6297]。本发明人曾报道了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合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方法,使用的催化剂为水溶性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072587A]。
上述专利采用的氯气、液溴、SOCl2、SO2Cl2等化学品强腐蚀性,安全隐患大,使用伴生大量含盐废水,不利于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催化氧化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方法,该方法以锰盐催化剂,以简单的胺类化合物为配体,使用分子氧(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锰元素在自然界储量多,锰盐价格低廉。所用胺类化合物便宜易得。因此,本发明具有绿色、成本低、催化效率高、产品选择性高、不使用其它添加剂、后处理简单等优点,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催化氧化制备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方法,以金属锰盐或者锰配合物为催化剂,在氧气或空气环境中,使胺类化合物发生氧化环合反应生成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以下简称BI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