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应急运行策略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7871.9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朱雨桐;卓丛林;刘伟志;邱腾飞;刘东辉;唐蕾;夏菲;杜玉亮;郭碧霄;刘佳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叶明川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应急 运行 策略 生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列车应急运行策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列车进入应急运行状态后,获取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列车所在线路的线路信息;
根据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判断所述列车利用现有的动能是否能够惰行到应急停车点;
若所述列车能够利用现有的动能惰行到应急停车点,则根据所述列车现有的动能、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制动起始位置;
根据所述列车的制动起始位置,生成所述列车的应急运行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判断所述列车利用现有的动能是否能够惰行到应急停车点包括:
根据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计算所述列车利用现有的动能能够在所述线路上运行的最大距离;
判断所述列车应急运行的起始点与所述应急停车点之间的线路距离是否大于所述最大距离;
若所述列车应急运行的起始点与所述应急停车点之间的线路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距离,则确定所述列车能够利用现有的动能惰行到应急停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列车现有的动能、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确定所述列车的制动起始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从列车的应急运行的起始点开始计算所述列车的惰行曲线,并从所述应急停车点开始反向计算所述列车的制动曲线;
将所述惰行曲线与所述制动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线路位置作为所述列车的制动起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列车利用现有的动能不能够惰行到应急停车点,则根据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所述列车运行到应急停车点的最低能耗速度曲线;
根据所述最低能耗速度曲线,生成所述列车的应急运行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列车的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线路信息,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所述列车运行到应急停车点的最低能耗速度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列车在应急运行起始点的速度、所述应急运行起始点到应急停车点的距离以及区间限速,构建列车运行的解空间;
按照预设距离将所述解空间离散化,得到在所述应急运行起始点到应急停车点之间按照位置依次排列的各状态点;
根据最小状态转移成本递推公式依次计算初始状态点到各其他状态点的最小转移成本,直至得到初始状态点到应急停车点的最小转移成本;
将所述初始状态点到应急停车点的最小转移成本所对应的速度曲线作为所述列车运行到应急停车点的最低能耗速度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状态转移成本递推公式如下:
其中,Dpq为p点到q点的最小状态转移成本,Dpq=Epq+PA×Tpq,Epq为p点到q点的牵引能耗成本,Tpq为p点到q点的时间成本,PA为列车辅助用电器消耗的辅助功率;Do为初状态点对应的最小状态转移成本,Mq为所有能够通过一次状态转移到q点的状态点的集合;Dp为初始状态点到p点的最小状态转移成本,Dq为初始状态点到q点的最小状态转移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78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七自由度穿刺机器人
- 下一篇:贴合方法及贴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