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电车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804.9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皓玮;王萌;郑泽熙;欧阳籽勃;刘嘉诚;易志刚;刘泓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10 | 分类号: | B61L27/10;B61L2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竹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6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电车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有轨电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有轨电车的决策数据;
根据所述决策数据和管理信息,生成待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决策数据通过有轨电车智能管理系统生成,其中,所述有轨电车智能管理系统应包括决策、管理、控制三个层面;从这三个层面,解决中央管理控制中心对列车运行的实时监察,中心调度大厅可获得各列车的具体实时位置;对道岔轨旁设备的远程控制,通过中心控制系统对远程设备下达控制指令,设备按指令要求完成动作;对系统内旅客信息的动态管理,根据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系统,通过数据算法及人脸识别技术,分析进出站客流选择路径,在紧急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相关乘客,精准化旅客换乘服务路径选择,优化各线路换乘接续方式及时间,提高乘客出行服务体验;解决目前车辆段停车场盲区问题,采集场段内各设备及车辆信息,实现对信号设备、列车运行以及车辆段内设备车辆的管理控制;
根据所述待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操作,生成控制结果;
将所述控制结果进行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数据包括:运营指挥数据、评估运维数据、统计分析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信息包括:应急指挥信息、运营调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操作,生成控制结果包括:
获取控制方式,其中,所述控制方式包括:道岔控制系统、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旅客信息发布平台、CCTV系统;
通过所述控制方式对待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操作,生成控制结果。
5.一种有轨电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有轨电车的决策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决策数据和管理信息,生成待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决策数据通过有轨电车智能管理系统生成,其中,所述有轨电车智能管理系统应包括决策、管理、控制三个层面;从这三个层面,解决中央管理控制中心对列车运行的实时监察,中心调度大厅可获得各列车的具体实时位置;对道岔轨旁设备的远程控制,通过中心控制系统对远程设备下达控制指令,设备按指令要求完成动作;对系统内旅客信息的动态管理,根据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系统,通过数据算法及人脸识别技术,分析进出站客流选择路径,在紧急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相关乘客,精准化旅客换乘服务路径选择,优化各线路换乘接续方式及时间,提高乘客出行服务体验;解决目前车辆段停车场盲区问题,采集场段内各设备及车辆信息,实现对信号设备、列车运行以及车辆段内设备车辆的管理控制;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操作,生成控制结果;
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结果进行反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数据包括:运营指挥数据、评估运维数据、统计分析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信息包括:应急指挥信息、运营调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控制方式,其中,所述控制方式包括:道岔控制系统、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旅客信息发布平台、CCTV系统;
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控制方式对待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操作,生成控制结果。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8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