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9812.5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高勇;梁宝库;蒋仁杰;宋金环;喻磊;沈源;杨万里;王瑞平;李书福;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2;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系统 车辆 | ||
为了降低发动机运行中曲轴箱内部残留的甲醇气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及车辆,其中,甲醇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包括缸体和曲轴箱;抽气泵,抽气泵设于曲轴箱,抽气泵的进气口与曲轴箱连接;吸附罐,吸附罐的第一进气口与抽气泵的出气口连接;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的进气口与吸附罐的出气口连接,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与缸体连接;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于进气歧管的进气口和吸附罐出气口之间。本发明通过抽气泵抽取曲轴箱内的气体,输送至吸附罐并由吸附罐进行吸附;当需要燃烧甲醇时,第一阀门开启,吸附罐释放之前吸附的气体,气体被输送至发动机缸体并燃烧。由此,可以降低曲轴箱内的残留的甲醇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甲醇作为替代原煤和油气的燃料,在汽车、船舶、工业锅炉、采暖供热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推开,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2019年3月20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工信部联节[2019]61号《八部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甲醇汽车产业合理布局,保持我国甲醇汽车及相关产业在产品、技术及专用装备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的建设。文件中规定新生产轻型甲醇汽车的甲醇、甲醛排放限值分别按不大于2.5mg/km控制,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销售、进口的轻型甲醇汽车均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甲醇、甲醛排放应分别到达2.5mg/km限值要求。
对比传统汽油车,甲醇汽车在尾气排放的要求中增加了甲醇污染物的要求。尾气中甲醇的来源主要是发动机缸内不完全燃烧,导致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曲轴箱内部充满了甲醇气体,冷启动阶段发动机内部的甲醇气体直接排出,导致排放超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案,降低发动机运行中曲轴箱内部残留的甲醇气体。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发动机运行中曲轴箱内部残留的甲醇气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及车辆,本发明具体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醇发动机系统,包括: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缸体和曲轴箱;
抽气泵,所述抽气泵设于所述曲轴箱,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与所述曲轴箱连接;
吸附罐,所述吸附罐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连接;
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的进气口与所述吸附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缸体连接;
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所述进气歧管的进气口和所述吸附罐出气口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发动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于所述抽气泵和所述吸附罐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发动机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单向阀。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发动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罐中的吸附介质为活性碳。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发动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吸附罐的第二进气口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发动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曲轴箱设有曲轴,所述曲轴与所述抽气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发动机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曲轴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抽气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发动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动机还包括缸盖,所述缸盖设有通孔,所述缸盖与所述进气歧管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气歧管的出气口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甲醇发动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