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5783.3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朱舒燕;武瑞清;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天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9/02 | 分类号: | C09J9/02;C09J163/00;C09J11/08;C08G59/42;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3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环氧树脂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含有:3-7份环氧树脂、70-90份导电填料、1.5-3.5份聚醚磷酸酯改性环氧树脂、0.5-2.5份增韧剂、4-9份固化剂、0.03-0.1份固化促进剂、0.05-0.2份偶联剂、0.1-0.5份触变剂和1-5份稀释剂;所述固化剂为液态酸酐类固化剂;
所述聚醚磷酸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聚醚磷酸酯由聚醚多元醇和磷酸化剂依次进行第一接触反应、水解制备而得;其中,所述磷酸化剂选自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和焦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醚多元醇和磷酸化剂的重量比为50:0.5-1.8;
所述第一接触反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反应温度为40-100℃,反应时间为4-8h;
所述水解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为70-90℃,时间为2-4h;
所述水解中添加的水与所述聚醚多元醇的重量比为3-8:50;
所述固化剂选自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顺式六氢苯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和甲基纳迪克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含有:3-4份环氧树脂、80-88份导电填料、1.5-2.5份聚醚磷酸酯改性环氧树脂、0.8-1.2份增韧剂、4-5份固化剂、0.03-0.05份固化促进剂、0.05-0.10份偶联剂、0.1-0.3份触变剂和3-5份稀释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高桥石化牌号220聚醚多元醇、高桥石化牌号2038聚醚多元醇、高桥石化牌号3050聚醚多元醇、高桥石化牌号3028聚醚多元醇、高桥石化牌号360聚醚多元醇、高桥石化牌号3018聚醚多元醇、陶氏牌号CP6001聚醚多元醇、陶氏牌号2000LM聚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中的环氧树脂、所述聚醚磷酸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环氧树脂各自独立地选自NPEL-128环氧树脂、TDE-85环氧树脂、NPEL-127环氧树脂和酚醛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导电填料选自平均粒径为1-10μm的片状银粉、平均粒径为1-5μm的球状银粉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增韧剂选自端羧基丁腈橡胶、核壳增韧剂、聚硫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固化促进剂选自咪唑类促进剂、改性胺类促进剂、有机脲类促进剂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触变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和有机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其中,所述稀释剂选自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价酸酯、松油醇和苯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环氧树脂、聚醚磷酸酯改性环氧树脂、增韧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偶联剂、触变剂和稀释剂依次进行超声分散、真空脱泡处理,以得到基体树脂;
2)将导电填料、所述基体树脂依次进行混合、研磨、行星脱泡处理,以制得所述聚醚改性环氧树脂导电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天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天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57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