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羽色性状相关基因MC1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41670.4 申请日: 2021-05-18
公开(公告)号: CN113308549A 公开(公告)日: 2021-08-27
发明(设计)人: 王艳;吴日富;瞿浩;舒鼎铭;刘天飞;罗成龙;计坚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代理人: 孙光远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鸡羽色 性状 相关 基因 mc1r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鸡羽色性状相关基因MC1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涉及鸡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领域。与MC1R基因编码区DNA序列相比,包括:SNP1~SNP5。本发明对不同类型黑羽和麻羽羽色性状进行选择,加快羽色选择育种进程和提高鸡群羽色一致性,当SNP1~SNP5为CTGAC时,提高F2代公鸡胸部黑色羽型、胸背部黑×黑麻羽色表型的比例;当SNP1~SNP5为CTGAG时,提高F2代母鸡胸部黄色羽型、胸背部黄×黄麻羽色表型的比例;当SNP1~SNP5为TCACC时,提高F2代母鸡胸部麻羽、胸背部麻×麻羽色表型,以及F2代公鸡胸部红色羽型、胸背部红×红麻羽色表型的比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鸡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鸡羽色性状相关基因MC1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丰富,地方鸡品种因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作为育种素材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因品种内羽色参差不齐,对羽色的遗传规律及机制研究不深入等因素将极大地影响优良品种的利用以及其商品的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鸟类羽毛颜色和哺乳动物的毛色、皮肤颜色都是色素研究的重点。羽毛颜色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有助于根据其特征识别品种、种群和繁育群体。运用现代分子技术筛选家禽羽色候选基因分子标记可提高育种进程、羽色整齐度,有效节约育种时间,提高经济效益。鸡的羽毛颜色的色素主要由黑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共同形成的,其中类胡萝卜素需要从外界摄取,而黑色素可以自身合成。黑色素又分为真黑素和褐黑素,两者都是酪氨酸衍生物,真黑素使羽毛呈现黑色,褐黑素使羽毛呈现红棕色和黄色;一般来讲,鸡不同羽毛颜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真黑素和褐黑素在羽毛中的数量,比例和位置的不同造成的。

鸡羽毛颜色受众多的基因共同调控,一些基因引起颜色的原生效应,另一些基因扮演了修饰和调节的作用,包括影响色素的含量和比例以及在单个羽毛中的分布。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是编码黑色素皮质素受体MC1R的真黑素扩展基因座E(E×tension,E),该基因座调控真黑素和褐黑素的相对比例与分布,MC1R是通过调控酪氨酸的活性进而影响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合成。

但目前从遗传的角度来说,还没有建立有关MC1R基因作为鸡羽色性状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同时该基因作为鸡羽色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也未见应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鸡羽色性状相关基因MC1R分子标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羽色性状相关基因MC1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为羽色性状在种质资源深度鉴评以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该分子标记位于鸡MC1R基因的编码区上。具体来说,该分子标记为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中的69位碱基处的C/T碱基突变,212位碱基处的T/C碱基突变,274位碱基处的G/A碱基突变,644位碱基处的A/C碱基突变和919位碱基处的C/G碱基突变共5个碱基突变所构成的单倍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鸡羽色性状相关基因MC1R分子标记,与MC1R基因编码区DNA序列SEQ ID NO.1相比,包括:第69位的SNP1、第212位的SNP2、第274位的SNP3、第644位的SNP4和第919位的SNP5;

当SNP1为C、SNP2为T、SNP3为G、SNP4为A、SNP5为C时为单倍型H1,提高F2代公鸡胸部黑色羽型、胸背部黑×黑麻羽色表型的比例;

当SNP1为C、SNP2为T、SNP3为G、SNP4为A、SNP5为G时为单倍型H2,提高F2代母鸡胸部黄色羽型、胸背部黄×黄麻羽色表型的比例;

当SNP1为T、SNP2为C、SNP3为A、SNP4为C、SNP5为C时为单倍型H3,提高F2代母鸡胸部麻羽、胸背部麻×麻羽色表型,以及F2代公鸡胸部红色羽型、胸背部红×红麻羽色表型的比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