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理整粒的自成形血小板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7317.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2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丰;顾辰辉;范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19 | 分类号: | A61K35/19;A61P17/02;B82Y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理 成形 血小板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整粒的自成形血小板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组织修复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物理整粒的自成形血小板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血小板进行纳米化处理,使其具有均一的粒径和更强的组织穿透力,并在损伤组织释放生长因子,促进多类型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再生,从而达到组织修复的效果,为完全生物来源的材料设计提供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修复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物理整粒的自成形血小板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症、创伤等原因导致的组织损伤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是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和降低生活质量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引起继发性感染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组织损伤修复材料已成为生物材料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富血小板血浆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90年代富血小板血浆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能制作出成分较为单一的富血小板血浆。在颌面外科,创伤外科,整形外科等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其中在创伤外科主要用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股骨头坏死、软骨损伤或软组织损伤、退行性膝关节病变、脊柱病变、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及难愈创面等。基于富血小板血浆的组织再生技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我国目前已经在上海六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市中山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西医院、湖北同济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数十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先后开展该方面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然而,由于血小板直径尚处于细胞级别,其组织穿透性及质量均一性尚不理想;目前血小板来源材料的专利研发仍处于对于血小板组成物质的利用来研发材料,而没有使血小板在组成不变的基础上改变其性质的方法。申请号为CN11026766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含生长因子的血小板释放物的方法,其活化血小板并提取其释放物用于治疗。申请号为CN20201077924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和血小板保存方法,其将血小板膜包被于PLGA纳米颗粒,用于抗体检测和血小板保存。诸如此类的专利利用了部分血小板成分,但破坏了血小板的天然结构,无法充分发挥血小板的生物功能;基于此,仍需要一种更加温和和可控的方式制备血小板来源的纳米材料。
因此,提供一种基于物理整粒的自成形血小板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整粒的自成形血小板纳米囊泡(Nano-Enriched Platelets,NEP)及其制备方法,将血小板原料经过温和的物理挤出方式纳米化处理,使其具有均一的粒径和更强的组织穿透力,并保留原有的血小板膜功能和生长因子释放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理整粒的自成形血小板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将血小板原料经过温和的物理挤出方式纳米化处理,并制成制剂;所述温和的物理挤出方式为超声整粒后20-30℃恒温下纳米级别孔径挤出。
进一步,所述超声条件为2号变幅杆,开2s,关3s,超声10min。
进一步,所述血小板原料为机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成品、梯度分次离心的浓缩血小板或密度梯度离心的浓缩血小板。
优选地,采用梯度分次离心的浓缩血小板作为血小板来源。
进一步,所述挤出方式为人力手工注射器挤出、微量泵定速注射器挤出或微流控芯片挤出。
进一步,所述制剂类型为血小板纳米囊泡悬液、复合血小板纳米囊泡凝胶、细胞复合血小板纳米囊泡悬液或生物材料表面包被血小板纳米囊泡。
进一步,所述纳米级别孔径为滤过孔径100-500纳米的MCE膜、PVDF膜、PES膜或输出通道内径100-500nm的微流控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7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