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8954.6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魏跃;程毅;黄美龙;游水平;陈勇辉;韩学涛;王轼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0T13/14;B60T17/22 |
代理公司: | 温州正德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6 | 代理人: | 张玲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 液压 制动 系统 | ||
一种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包括高压蓄能器的液压泵总成、液压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及ABS/ESC单元;所述液压控制单元包括传感器组、储液罐、主缸、踏板模拟器、常闭电磁阀组、常开电磁阀组;所述传感器组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并包括高压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所述常闭电磁阀组包括第一路增压常闭电磁阀、第二路增压常闭电磁阀、第一路减压常闭电磁阀、第二路减压常闭电磁阀,及二级常闭电磁阀;所述常开电磁阀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缸与所述ABS/ESC单元之间的第一常开电磁阀及第二常开电磁阀。借此,所述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可以替代传统的真空助力器制动系统,实现常规制动功能及实现主动制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制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
背景技术
传统液压制动系统采用真空助力器加制动主缸的结构,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已无法满足要求。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可以更好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上,能够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功能。如何提供更优质的制动体验成为业者争相提高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取消传统制动的真空助力器的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本发明的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用高压蓄能器做为制动压力源,用电磁阀控制制动压力的大小,可以实现主动制动功能,在主动制动功能基础上与其它汽车部件配合,可以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功能。
本发明的汽车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液压泵总成、液压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及ABS/ESC单元;所述液压泵总成包括高压蓄能器;所述液压控制单元包括传感器组、被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开启关闭的常闭电磁阀组、储液罐、主缸、能够获得踏板感反馈的踏板模拟器,及被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开启关闭的常开电磁阀组;所述传感器组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并包括测量所述高压蓄能器内的压力的高压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及测量所述主缸内的活塞杆的位移的位移传感器;所述常闭电磁阀组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蓄能器与所述ABS/ESC单元之间的第一路增压常闭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高压蓄能器与所述ABS/ESC单元之间的第二路增压常闭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储液罐与所述ABS/ESC单元之间的第一路减压常闭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储液罐与所述ABS/ESC单元之间的第二路减压常闭电磁阀,及设置在所述主缸与所述踏板模拟器之间的二级常闭电磁阀;所述常开电磁阀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缸与所述ABS/ESC单元之间的第一常开电磁阀,及设置在所述主缸与所述ABS/ESC单元之间的第二常开电磁阀。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路增压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路增压常闭电磁阀均为并联的两个增压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一路减压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路减压常闭电磁阀均为并联的两个减压常闭电磁阀。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路增压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路增压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一路减压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路减压常闭电磁阀均为线性电磁阀。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总成还包括柱塞泵,及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且能给所述高压蓄能器补充制动液至设定门限值或不给所述高压蓄能器补充制动液的电机。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蓄能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高压蓄能器与所述柱塞泵之间。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蓄能器通过制动液对车辆制动,所述ABS/ESC单元具有ABS/ESC、MC1路出油口,及MC2路出油口;所述液压泵总成与所述液压控制单元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所述液压控制单元上。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MC1路出油口与所述高压蓄能器之间的MC1路出油口压力传感器,及测量所述主缸内的踏板主缸内的压力的踏板主缸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8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