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救援用气胀式救生筏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1711.8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4 | 分类号: | B63C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舟山市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救援 用气胀式 救生筏 | ||
本发明涉及海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用气胀式救生筏,包括上浮胎、下浮胎、储气瓶和气泵,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均与储气瓶连通,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一侧分别设有上顶蓬和下顶蓬,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均为环形,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中部分别设有上中心胎和下中心胎。本发明通过在上浮胎、下浮胎的两侧设置上顶蓬、下顶蓬利用上顶蓬、下顶蓬与上浮胎、下浮胎形成的椭圆形救生筏能够在海浪较大时避免360度翻转,同时利用在筏底设置的防转组件和固定肩带,能够保证人体在该救生筏在旋转时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避免人员在海浪的冲击下在救生筏内翻转,从而起到保护人体安全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救援用气胀式救生筏。
背景技术
气胀救生筏是一种在船舶发生海难事故时供遇险人员使用的救生设备,使用时将其从船舶舷外降落,此时救生筏依靠自身配备的CO2+N2混合气体充胀成形,并浮于水面,船上及落水人员即可登入筏内,获得营救。
现有的海上救援用气胀式救生筏在乘坐后,当遇到风浪较大时容易翻覆,且翻覆后人员位于向下的顶蓬内,且若风浪持续时间较长,人员会一直处于海面一下,由于顶蓬的支撑力较小,人员在救生筏内会被风浪推动、海水的压力挤压,且较难扶正,因此虽然现有的气胀式救生筏具备乘坐的功能,但无法应对海上的风浪,在运送人员过程中,对人员的保护作用较小,容易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气胀式救生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救援用气胀式救生筏,具备不易翻覆,容易扶正以及对人员保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救援用气胀式救生筏,包括上浮胎、下浮胎、储气瓶和气泵,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均与储气瓶连通,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一侧分别设有上顶蓬和下顶蓬,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均为环形,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中部分别设有上中心胎和下中心胎,所述上中心胎和下中心胎可通过气泵与储气瓶连通,所述上中心胎和下中心胎与上浮胎和下浮胎之间连接有拉链,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底面形成筏底,所述筏底上均设有防转组件,所述防转组件上设有固定肩带和固定坐袋。
优选的,所述防转组件包括支撑板、轴承卡杆、凹槽和卡座,所述轴承卡杆固定设于支撑板的中心,所述凹槽开设于筏底,所述卡座安装于凹槽的内部,所述轴承卡杆转动卡接在卡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筏底上设有环形囊,所述环形囊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板的直径,所述环形囊与凹槽同轴,所述环形囊上安装有第二气阀。
优选的,所述上顶蓬、下顶蓬采用与上浮胎、下浮胎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上顶蓬和下顶蓬成半球形,所述上顶蓬和下顶蓬的内部均匀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面积之和与上浮胎和上中心胎的顶面面积之和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顶蓬和下顶蓬的内壁上设有位于顶板处的气囊支撑条,所述气囊支撑条紧贴上顶蓬和下顶蓬的内壁,所述气囊支撑条与顶板接触处与上顶蓬、下顶蓬的外壁固定,所述气囊支撑条上安装有第一气阀,所述气囊支撑条通过气泵与储气瓶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中部均向内凹陷,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凹陷处的容积值与上顶蓬、下顶蓬的体积值相同。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上浮胎、下浮胎的两侧设置上顶蓬、下顶蓬利用上顶蓬、下顶蓬与上浮胎、下浮胎形成的椭圆形救生筏能够在海浪较大时避免360度翻转,同时利用在筏底设置的防转组件和固定肩带,能够保证人体在该救生筏在旋转时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避免人员在海浪的冲击下在救生筏内翻转,从而起到保护人体安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