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模组、温度变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和相关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2464.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白颂荣;王洁;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1K7/34;H01Q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格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35 | 代理人: | 潘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模组 温度 变化 检测 方法 装置 相关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模组、温度变化的检测方法和相关应用。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天线本体或与天线本体连接并与天线本体保持等电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可耦合形成互电容;当有物体接近所述天线模组时,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屏蔽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物体之间的电场。本发明根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互电容的变化,可得到天线自电容变化量中由温度引发的部分,则可以真实地判断是否是人体接近而引发的天线自电容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天线发射功率的精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模组、温度变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和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及,近年来,许多国家政府和电信产业部门出于用户的人体健康角度考虑,会出台关于射频和微波辐射的产业标准,要求电子设备厂商将电磁波吸收比值(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即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单位质量的人体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范围内。因此,当有人体靠近这些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应该有机制能探测出人体的靠近从而主动降低天线发射功率以满足标准的要求。
在现有的电子设备中,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复用天线,检测天线的自电容(Self-Capacitance)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体接近,当检测出有人体靠近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降低天线的发射功率,使得移动设备的天线发射功率能够满足SAR的标准。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天线的自电容的变化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天线的自电容的变化,可能导致误判,从而给电子设备天线正常的射频功能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做出本发明,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以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天线模组、制备天线模组的方法、温度变化的检测方法、确定因物体靠近引发的电容变化量的方法、人体接近检测方法和天线模组的发射功率调节方法及装置和相关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天线本体或与天线本体连接并与天线本体保持等电压;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可耦合形成互电容;
当有物体接近所述天线模组时,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屏蔽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物体之间的电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为金属片或者金属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平行或基本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电极表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电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耦合形成的互电容中,所述第一电极为激励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为感应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激励电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作为激励电极时,其激励信号的电压保持恒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前述天线模组的方法,包括:
设置第一电极;
设置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可相耦合形成互电容;且当有物体接近所述天线模组时,所述第一电极能够屏蔽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物体之间的电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电极,包括:
在第一电极的一侧制备金属片或者金属线以形成第二电极;或
复用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电路板上的金属片或金属线作为第二电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变化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天线模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