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369.5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郑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新立基沥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B29B7/00;B29B7/12;B29B7/22;B29B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凝土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S1、原料的准备:将砂石和砂浆按照预定设置的比例分别进行称重并干燥存放;将废弃塑料进行清洗和烘干,再通过粉碎机将废弃塑料研磨成粉状颗粒,并将一定量的粉状塑料放入处理箱(5)的内部通过无害伽马辐射剂量发生器(17)进行处理;将液态沥青通过加热炉加热至熔融状态;
S2、原料的注入:将按照一定比例称重好的砂石和砂浆通过进料管(2)投放进圆环形搅拌筒(9)的内部;通过粉料输送泵(4)将粉状塑料通过进料管(2)投放进圆环形搅拌筒(9)的内部;将加热后的熔融液态沥青输入分料筒(3)的内部;
S3、混合料的搅拌:通过电机(10)带动两个弧形铲料块(14)对圆环形搅拌筒(9)内的混合料进行搅拌,同时分料筒(3)内的熔融沥青通过导流孔(8)和导流棒(7)分批次与砂石和砂浆的混合料进行混合;
S4、混合原料的保温:通过加热箱内的加热组件(15)对圆环形搅拌筒(9)内壁的导热板(16)进行加热;
S5、沥青混凝土的出料;
上述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的步骤由制备设备(1)配合完成,其中:
所述制备设备(1)的内顶壁分别设置有进料管(2)和两个分料筒(3),制备设备(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粉料输送泵(4)和处理箱(5),粉料输送泵(4)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延伸至处理箱(5)和进料管(2)的内部,处理箱(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无害伽马辐射剂量发生器(17),分料筒(3)的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加热球(6),加热球(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导流棒(7),分料筒(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导流棒(7)相对应的导流孔(8);
所述制备设备(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圆环形搅拌筒(9),圆环形搅拌筒(9)分为搅拌腔、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上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隔热箱,隔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转杆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安装环、锥形分流罩(11)和绞龙页(12),绞龙页(12)位于进料管(2)的内部,安装环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杆(13),安装杆(13)的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有与圆环形搅拌筒(9)内搅拌腔相适配的弧形铲料块(14),下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箱,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15),圆环形搅拌筒(9)的内壁嵌设有与加热组件(15)相对应的导热板(16),制备设备(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表面设置有出料阀门;所述制备设备(1)的内壁开设有供安装杆(13)转动的圆环形滑槽,圆环形滑槽的内壁设置有圆环形滑轨,安装杆(13)通过滑动组件与圆环形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新立基沥青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新立基沥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3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