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引物对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869.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燕;张健男;陈磊;张洁净;安千里;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N15/11;C12R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水稻 细菌性 病菌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引物对及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为:5'‑ATCGAACGATGTCACCAGGG‑3';5'‑AGAAACGTGCGGCCAGATAA‑3'。本发明通过泛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等方法,获取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并设计用于PCR扩增该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对,该引物对特异性好且灵敏度高。本发明建立了可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实现高效精准定量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市售田间水稻种子的检测,尤其是针对带菌量低的水稻种子样品,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引物对以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病害之一,已成为继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白叶枯病后我国第四大水稻病害,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将其列为检疫性细菌,并限制从疫区调运种子。该病害最早发现于1918年的菲律宾,目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水稻产区,我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大部分省区,如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福建、浙江、安徽等。该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可以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一般发病轻的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可达40.16%,给我国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经典的产地检验、育苗生长观察法、选择性分离、噬菌体检测、致病性测定血清学检测技术和PCR检测法,这些仍是各国现阶段普遍采用和认可的检测技术,但是传统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需要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往往因为样品带菌少和分离纯化过程复杂等而失败,从而造成漏检及病菌的扩散。血清学检测法主要是依靠ELISA,但由于不同菌株的抗体较难获得,且特异性低,容易发生免疫交叉反应。
近年来,已有多种不同的PCR检测方法应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鉴定,如常规PCR、多重PCR等,但这些方法所用引物特异性低,检测的灵敏度也低,不能有效区分开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这两种处于亚种水平关系的病原,而且普通PCR过程复杂,需要PCR后处理及电泳鉴定,易引起污染和假阳性的发生。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2代PCR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SYBR荧光染料法和Tagman探针法。Taqman探针法的特异性较荧光染料法强,但是Taqman探针价格昂贵。SYBR Green I染料是一种能与双链DNA结合发光的荧光染料,其与双链DNA结合后荧光信号显著增强,不需要设计探针,通用性较好,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国内外在科研、检测中使用比较普遍。
廖晓兰等(2003)基于Taqman探针法建立了同时检测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的荧光PCR方法,但是不能有效区分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因素等均存在许多相似处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韩阳等(2012)基于SYBR Green I建立的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荧光PCR方法所用引物Xoc2071F/Xoc2071R对Xanthomonas oryzaepv.oryzicola的检测特异性低,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高效精准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准确的检测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方法,克服现有PCR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引物特异性和灵敏度低、检测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未经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