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4754.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锋;潘美妙;李迎朝;王胡冉;王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卓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熔炉 余热 回收 装置 | ||
1.一种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收集管(100)和热交换管(200),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进气口位于涡流室(800)的开口上方,所述尾气收集管(100)套接在所述热交换管(200)外侧,所述热交换管(200)的其中一端伸向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进气口且位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外部,所述热交换管(200)的另一端与炉体(700)内部连通;所述尾气收集管(100)上设有第一风机(310),所述热交换管(200)上设有第二风机(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内壁与所述热交换管(200)的内壁之间设有导流片(400),所述导流片(400)绕所述热交换管(200)的中轴线螺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400)的内圈与所述交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400)的外圈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出气口伸向所述热交换管(200)远离所述涡流室(800)的一端且与外部大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与所述炉体(70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200)的进气口设有切换管(500),所述切换管(50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热交换管(20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切换管(500)与所述热交换管(200)转动连接;所述切换管(500)相对于所述热交换管(200)旋转后,所述切换管(500)远离所述热交换管(200)的一端能够运动至所述涡流室(800)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进气口之间,或所述切换管(500)远离所述热交换管(200)的一端能够从所述涡流室(800)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之间转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500)与所述热交换管(200)相对旋转的中轴线竖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进气口设有第一集气罩(610),所述第一集气罩(610)为锥面状,所述第一集气罩(610)的中轴线竖直,所述第一集气罩(610)的下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集气罩(610)的上端直径,所述第一集气罩(610)的上端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气罩(610)的上端与所述尾气收集管(100)的进气口连通;和/或,所述切换管(500)的进气口设有第二集气罩(620),所述第二集气罩(620)为锥面状,所述第二集气罩(620)的中轴线竖直,所述第二集气罩(620)的下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集器罩的上端直径,所述第二集气罩(620)的上端与所述切换管(500)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气罩(620)的上端与所述切换管(500)的进气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铝合金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室(800)位于所述炉体(700)的其中一侧,所述热交换管(200)包括第一竖直段(210)和第一水平段(220),所述第一竖直段(210)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水平段(220)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竖直段(210)与所述涡流室(800)位于所述炉体(700)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水平段(220)位于所述炉体(700)的上方,所述第一竖直段(21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220)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段(2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炉体(700)中心远离所述涡流室(800)的一侧,所述第一水平段(220)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段(210)的一端与所述炉体(70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段(210)的下端位于所述涡流室(800)的上方;所述尾气收集管(100)包括第二竖直段(110)和第二水平段(120),所述第二竖直段(110)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水平段(120)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竖直段(110)与所述涡流室(800)位于所述炉体(700)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水平段(120)位于所述炉体(700)的上方,所述第二竖直段(11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120)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水平段(1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炉体(700)中心远离所述涡流室(800)的一侧,所述第二水平段(120)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段(110)的一端与所述炉体(70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段(110)的下端位于所述涡流室(800)的上方;所述第一竖直管位于所述第二竖直管的内侧,所述第一水平管位于所述第二水平管的内侧,所述第一竖直管的下端朝水平方向弯折并伸出所述第二竖直管;所述第一风机(310)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段(120)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段(110)的一端,所述第二风机(320)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段(210)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卓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卓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47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测量的垂直度辅助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用皮肤软组织内骨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