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363.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游顺青;许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光安伦芯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28 | 分类号: | H01S5/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激光器 半导体 芯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信芯片半导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端面镀膜的晶圆进行解条夹条得到Bar条,并进行处理;S2,处理完后在待镀Bar条的出光腔面依次镀三层高透过膜系,三层所述高透过膜系分别为第一Si膜、第一SiO膜以及第一SiO2:H膜;S3,在完成出光腔面的镀膜后,接着对待镀Bar条的背光腔面依次镀四层高反射膜系,三层高反射膜系分别为第二SiO膜、第二Si膜、第二SiO2:H膜以及第三Si膜。还提供一种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由上述的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的制作方法制得。本发明端面膜系采用纯Si系多层膜能有效提升膜层间的晶格匹配度,减少因晶格失配比高造成的激子、缺陷和晶格振动进而影响光吸收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芯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的制程都较为成熟,随着芯片产业的革新及升级,行业对通信芯片的速率及使用寿命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提升芯片的可靠性,需对芯片制程中的要求更为苛刻,端面镀膜属于芯片制程末端,对产品可靠性影响较为突出,腔面的缺陷、膜层生长能量、膜层致密性、膜层界面晶格失配比、材料的光吸收等都会对产品可靠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别针对高速率含Al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含Al的材料发光效率及高温特性,如发光有源区普遍采用InGaAlAs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用于高速率产品,但Al的氧化问题对产品可靠性带来较大挑战,氧化造成的缺陷或错位易造成载流子非辐射复合,芯片能耗增加温度升高,禁带宽度降低,进而可靠性变差,损伤阈值降低;另外随着芯片工作环境的多样化,能够在不同恶劣环境下保证有效的可靠性也显得非常重,如高温或低温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及其制作方法,通过镀多层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提升膜层致密性,降低腔面缺陷及吸收,较少膜层见的晶格散射及失配比,提升膜层的热传导性,降低光吸收,同时多层膜能增加不同波长的增透带宽,防止因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波长红移蓝移造成的出光异常影响,环境适应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端面镀膜的晶圆进行解条夹条得到Bar条,并进行处理;
S2,处理完后在待镀Bar条的出光腔面依次镀三层高透过膜系,三层所述高透过膜系分别为第一Si膜、第一SiO膜以及第一SiO2:H膜;
S3,在完成出光腔面的镀膜后,接着对待镀Bar条的背光腔面依次镀四层高反射膜系,四层所述高反射膜系分别为第二SiO膜、第二Si膜、第二SiO2:H膜以及第三Si膜。
进一步,在所述S2步骤中,所述第一Si膜的厚度在10~25nm之间,所述第一SiO膜的厚度在90~120nm之间,所述第一SiO2:H膜的厚度在70~90nm之间。
进一步,在所述S3步骤中,所述第二SiO膜的厚度在40~80nm之间,所述第二Si膜的厚度在70~90nm之间,所述第二SiO2:H膜的厚度在180~240nm之间,所述第三Si膜的厚度在90~110nm之间。
进一步,在所述S1步骤中,处理的具体方式包括:
S10,减少所述Bar条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并快速进蒸发镀膜设备中抽真空;
S11,待腔体真空达到预定高真空后,开始对待镀产品进行等离子清洗处理。
进一步,在所述S10步骤中,将腔体加热至180~250℃。
进一步,在对背光腔面镀膜前,先对背光腔面进行等离子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光安伦芯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光安伦芯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