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手势识别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437.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兵;何明;禹明刚;刘锦涛;罗玲;何红悦;张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手势 识别 无人机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手势识别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生成信道状态信息张量;对获取到的信道状态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完成的信道状态信息;对做出手势的人员进行身份鉴定;当身份鉴定通过时,对人员手势进行识别,得到手势识别结果;根据手势识别结果,对无人机下达指令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在无需专门控制设备情况下实现对无人机的便捷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手势识别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无人机的控制主要通过控制站来完成,无人机操作员通过专用控制站/台对无人机发送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拍照等控制指令来完成对无人机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一方面需要专用的控制站/台设备,增加了系统成本;另一方面人与无人机控制交互的复杂性也比较高,在有人/无人协同等任务中不利于进行便捷控制。基于视频图像识别的行人跟随虽然实现了无需要控制站/台的自动行人跟随控制,但控制者必须在无人机摄像头视野范围之内,且只能实现简单的跟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手势识别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能够在无需专门控制设备情况下实现对无人机的便捷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手势识别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生成信道状态信息张量;
对获取到的信道状态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完成的信道状态信息;
对做出手势的人员进行身份鉴定;
当身份鉴定通过时,对人员手势进行识别,得到手势识别结果;
根据手势识别结果,对无人机下达指令进行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地,包括用于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通信方,所述通信方为无线通信连接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中的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方为:
在无人机编队或集群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通信方为无人机;
在无人机与控制站进行无线通信时,通信方为无人机或控制站。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张量,通过下式表示:
式(1)中,H表示信道状态信息张量;HAT表示信道状态信息,A为无线通信过程中的发射端天线总数,T为采样总数,由下式组成:
式(2)中,Hat表示t时刻对应发射端天线a的信道状态信息矩阵,其中,a=1,2,…,A,t=1,2,…,T;F表示子载波总数,R表示接收端天线总数;hij表示对应子载波i和接收端天线j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i=1,2,…,F,j=1,2,…,R。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地,所述校正完成的信道状态信息表示为:
式(3)中,∠hij’表示校正完成的信道状态信息;hij表示对应子载波i和接收天线j的信道状态信息;∠表示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角度;l表示子载波序号向量。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地,所述身份鉴定包括:采用无线步态识别、特定手势识别、面部识别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做出手势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地,所述对人员手势进行识别,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离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控制电路及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