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708.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王忠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沛轩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22 | 分类号: | C23G1/22;C23G1/12;C25F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憨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61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40256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铝合金 电化学 表面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
设置一处理池,于处理池中加入处理液,并加热至40-45℃;
将需处理的工件经过初洗液进行清洗之后再用清水进行二次清洗,取出晾干之后放入处理池中浸泡1-3min;
取出经过处理液浸泡的工件,用清水洗净之后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100℃,时间为40-100s;
表面处理:
电铸液配置,按工艺比例于电铸槽内配置好电铸液;
工艺参数调整,按工艺要求将输入电流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进行调整;
将经过预处理的工件浸入电铸液中,且与正极电连接;
电铸槽内设置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设置于工件需要处理面一侧,且与负极电连接,启动电源,处理时长1-3min;
取出工件放入清水中冲洗;
其中,工件与正极连接,所述电极板与负极连接;
所述被处理工件上具有至少两个加工面;
所述电极板上具有分别与两个加工面平行设置的贴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表面处理为工件表面伤痕处理或表面成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中溶剂为水,其中包含各组分分别为:
硝酸45g/L;
盐酸25g/L;
双氧水45g/L;
乙醇45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洗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氢氧化钠浓度为5-1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铸液包括组分如下:
氢氧化钠20-35g/L;
碳酸钠20-30g/L;
丙三醇占总质量的1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铸液的配比步骤为:
预先在电铸槽内加入标定量的水,再将氢氧化钠逐量投入,待氢氧化钠完全溶解之后逐量投入碳酸钠,并同步升温搅拌;
待温度升高至50℃时,停止加热,加入丙三醇并同步搅拌;
再次加热至60℃,并保温处理,制得电铸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面为平面或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工面位于不同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工面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铝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上设置有由凹陷结构或凸状结构构成的花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沛轩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沛轩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7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