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0270.8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润香;姚宏伟;蔡侠;东刚;贾伟;王水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诚志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诚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2 | 分类号: | C12P19/02;C12P19/24;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洛酮糖 葡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果葡糖浆浓缩液通过装有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固定化酶(DPE固定化酶)的反应器中进行连续转化,得到含有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本申请提供了含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非粮作物来源的菊粉、菊苣为原料,通过菊粉外切酶以及DPE固定化酶连续转化制备含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具有反应稳定易控制、转化产物稳定高效的特点,而且DPE固定化酶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同时产生的转化液中无杂质及酶蛋白的干扰,适用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淀粉糖及糖醇等产品消耗量已超过3000万吨,其中占比较大的是果葡糖。然而,糖的过量摄入,特别是果糖的过量摄入,导致肥胖、甘油三酯升高等一系列慢性代谢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亟待开发低热量的功能性健康糖。
D-阿洛酮糖(D-allulose)又名D-核糖-2-己酮糖,是D-果糖的C-3位的差向异构体。D-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但有含量极少的低热量功能性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70%,但能量仅为蔗糖的0.3%。相关研究表明,D-阿洛酮糖具有降低血糖、促进血液健康、改善脂肪代谢等功能,在美国、日本等国已应用于食品领域,2019年4月,FDA宣布将低热量甜味剂D-阿洛酮糖排除在“添加糖”、“总糖”标签之外,因此,D-阿洛酮糖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最具市场竞争潜力的一种新型功能性零热量甜味剂,有望发展成为完全或部分替代果糖、果葡糖、蔗糖的下一代功能糖。
目前用量占比较大的果葡糖,主要包括含果糖42%、55%、90%的3种液体糖,通常采用粮食来源的葡萄糖原料,经异构酶转化、分离、混合等方法制备。
D-阿洛酮糖的制备过程可以分为化学制备和生物制备。化学制备法由于工艺步骤繁杂,化学污染严重以及副产物杂质多等一系列原因,未得到有效应用。1990年,日本香川大学(Kagawa University)泉森(Izumori)团队首次报道了1株产碱杆菌属细菌(Azcaligenessp.701B)静息细胞能以阿洛糖醇、D-塔格糖或半乳糖醇为底物生产D-阿洛酮糖,开辟了D-阿洛酮糖酶转化生产的先河。酶转化技术因具有反应单一,纯化步骤简单等优点而逐渐成为D-阿洛酮糖制备研究的主要方向,迄今已有10余年的历程。现有酶转化技术多采用改良的重组菌株制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sicose3-epimerase,缩写为DPE),并通过整体细胞或粗酶的批次转化工艺,将果糖转化为D-阿洛酮糖,酶只能利用一次,酶的利用率极低。采用固定化酶转化工艺,可以实现连续转化,有效提高了酶的利用率。然而目前采用DPE生产制备D-阿洛酮糖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固定化酶的技术多以海藻酸钠作为固定化的载体,海藻酸钠在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性质不够稳定,容易变软。使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时,同时会加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戊二醛有微毒性,且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实验操作要求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一种含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菊芋、菊苣等非粮作物制备的菊粉为原料,通过菊粉外切酶水解得到果葡糖浆浓缩液,果葡糖浆浓缩液以一定流速通入装有DPE固定化酶的反应器中连续转化制备D-阿洛酮糖、果糖、葡萄糖的混合糖浆,具有反应稳定易控制、转化产物稳定高效的特点,而且DPE固定化酶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含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果葡糖浆浓缩液通过装有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固定化酶(DPE固定化酶)的反应器中进行连续转化,得到含有D-阿洛酮糖的果葡糖浆。
2、根据项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PE固定化酶包括酶载体和DPE;
所述酶载体与DPE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诚志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诚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诚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诚志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诚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