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疲劳金属滑块的渗碳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0952.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三民涂赖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3C8/22;C23C8/80;C21D6/04;C21D1/18;C21D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高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74 | 代理人: | 冷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疲劳 金属 渗碳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耐疲劳金属滑块的渗碳热处理工艺,S1、滑块预热至350℃,预热时间为1h;S2、将滑块进行渗碳淬火;S3、将滑块进行深冷,温度为‑80℃,时间为2h;S4、将滑块进行回火,温度为240℃,时间为3h。本发明通过采用可控制气氛渗碳,进行多段强渗与扩散的交替进行,防止碳在表面集聚形成渗碳体,同时渗碳层有良好的、平缓的硬度梯度。再结合渗碳缓冷、二次加热再淬火的方式,获得极细小的隐针马氏体,再通过深冷处理,进一步降低残余奥氏体,从而提高滑块的接触疲劳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耐疲劳金属滑块的渗碳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自动化设备中,滑块作为一个循环往复运动的主要结构件,其性能决定了自动作设备的耐用性及稳定性。在特殊场合,每分钟可能高达1000次的往复运动,对于滑块的热处理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传统的渗碳热处理工艺存在的缺点为:渗碳层出现较多的渗碳体,导致性能降低。
导致上述缺点的原因是:
1)由于长时间渗碳,碳在表面聚集,向内扩散的能力降低;
2)真空渗碳对碳势的控制是非可控渗碳,通过计算产品表面积、渗碳深度及碳浓度进行分段渗碳(定量碳),工艺设置不当易造成高浓度碳在表面集聚,从而形成渗碳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疲劳金属滑块的渗碳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耐疲劳金属滑块的渗碳热处理工艺,S1、滑块预热至350℃,预热时间为1h;
S2、将滑块进行渗碳淬火;
S3、将滑块进行深冷,温度为-80℃,时间为2h;
S4、将滑块进行回火,温度为240℃,时间为3h。
进一步的,所述S2具体包括:
S21、均热至880℃,均热时间为0.5h,CP为0.4;
S22、加热至935℃,进行第一次强渗,时间为2.5h,CP为1.3;进行第一次扩散,时间为2h,CP为1.1;再进行第二次强渗,时间为4h,CP为1.2;再进行第二次扩散,时间为2.5h,CP为1.0;
S23、缓冷至500℃以下,时间为2h;
S24、再升温至830℃,进行奥氏体化,时间为1h,CP为0.9;
S25、再降温至100℃,进行油淬,时间为0.5h。
进一步的,所述S1将滑块放入预热炉中预热。
进一步的,所述S2将滑块放入箱式可控气氛渗碳炉中进行渗碳淬火。
进一步的,所述S3将滑块放入深冷箱中进行深冷。
进一步的,所述将滑块放入回火炉中进行回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耐疲劳金属滑块的渗碳热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可控制气氛渗碳,进行多段强渗与扩散的交替进行,防止碳在表面集聚形成渗碳体,同时渗碳层有良好的、平缓的硬度梯度。再结合渗碳缓冷、二次加热再淬火的方式,获得极细小的隐针马氏体,再通过深冷处理,进一步降低残余奥氏体,从而提高滑块的接触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中CP指炉内碳势。
耐疲劳金属滑块的渗碳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滑块放入预热炉中预热至350℃,预热时间为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三民涂赖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三民涂赖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