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2913.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1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力;蒋红樱;赵一晗;许凤阳;蒋山;杨卫星;黄冬玲;张旭;吕晓云;王星彦;许超;宋欣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1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2100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工 抗裂低 收缩 性能 混凝土 制备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底部机架、顶端机架、搅拌混合装置、骨料筛选定量下料装置、水泥定量送料装置、辅料定量上料装置以及控制机柜,所述顶端机架设置在底部机架上表面的一端,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固定安装在底部机架上;本发明公开制备的混凝土具有低收缩率、高抗裂的优异特性,同时公开的混凝土制备装置具有对细骨料进行过筛、精准称重的功能,重新设计后的搅拌组件能够将混凝土的各个成分充分搅拌,有效保证了制备的混凝土的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主要时因为水泥混凝土材料是当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我们生活中,混凝土无处不在,无论是道路、桥梁、建筑、港口、码头、大坝、机场等建设都离不开混凝土。然后现有的混凝土收缩率高、抗裂性差,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现有的混凝土上料重量不精准,导致在搅拌生产过程中各组分的实际配比与理论上的存在差异;同时混凝土在搅拌加工过程中不均,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的混凝土使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混凝土微裂缝扩展,有害物质侵入造成混凝土劣化,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寿命。
申请号为2020110672180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搅拌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搅拌罐体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门,搅拌罐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该发明通过于搅拌罐体顶部一侧设置有水罐,水罐底部设置有配水块,配水块底部通过复位弹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配水管,配水管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折杆,配水管靠驱动折杆上方一侧开设有联结孔,总电机通过第三皮带传动结构带动端面凸轮旋转,端面凸轮迫使驱动折杆间歇带动配水管顶部一侧的联结孔与进水管顶部联通,此时水罐可经配水管以及进水管往搅拌罐体间歇提供搅拌工艺所需的水分,使得混凝土被充分搅拌均匀,混凝土的主要性质大大提高;但是该混凝土搅拌装置没有精准控制原料重量的上料组件,需要作业人员人工称重,导致实际配料与理论存在偏差,而且该搅拌装置搅拌效果一般,欲到达彻底搅拌均匀需要长时间搅拌,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因此,针对现有混凝土搅拌装置的上述不足,设计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以及相关制备装置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在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设计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以及相关制备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150~180份中砂、80~100份细骨料、70~78份水泥、60~65份粉煤灰、15~20份减水剂、5~8份抗裂纤维、3~5份蒙脱土以及适量水;
2)将上述细骨料投入筛选设备中进行过筛,将过筛后的细骨料与中砂、水泥、粉煤灰投入混料罐中,然后注入适量水后搅拌30~45min;
3)搅拌后静止10~15min,然后继续搅拌,同时加入上述减水剂、抗裂纤维和蒙脱土充分搅拌20~30min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75份中砂、92份细骨料、75份水泥、62份粉煤灰、16份减水剂、6份抗裂纤维、3份蒙脱土以及适量水。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过筛后的细骨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
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包括底部机架、顶端机架、搅拌混合装置、骨料筛选定量下料装置、水泥定量送料装置、辅料定量上料装置以及控制机柜,所述顶端机架设置在底部机架上表面的一端,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固定安装在底部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