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2-脱氧-D-葡萄糖和二窗光热试剂的多功能脂质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3016.3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清明;戴叶能;孔迎洁;范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7004;A61K9/12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范丹丹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脱氧 葡萄糖 光热 试剂 多功能 脂质体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负载2‑脱氧‑D‑葡萄糖和二窗光热试剂的多功能脂质体,首先将近红外第二窗口光热试剂,以及热敏性脂质组分混合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旋转蒸发形成脂质薄膜,最后加入2DG的水溶液,通过水合超声和自组装法得到多功能脂质体。通过NIR‑II光辐射激发NIR‑II光热治疗,同时触发2DG释放,通过抑制癌细胞无氧糖酵解实现级联的饥饿治疗和增强的NIR‑II光热治疗效果。所制备的脂质体在实现NIR‑II光热治疗的同时,触发2DG从脂质体中释放,参与肿瘤细胞内糖酵解的抑制,实现级联的饥饿治疗,饥饿治疗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内热休克蛋白的产生,从而逆转肿瘤细胞的耐热性,实现增强的NIR‑II光热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2-脱氧-D-葡萄糖和二窗光热试剂的多功能脂质体,可用于生物 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热疗法(PTT)利用光热试剂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热能,通过局部高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由于其精确的时空可控性,高特异性和高效率,PTT已成为一种有前景 的肿瘤治疗临床技术。此外,PTT与生物成像技术相结合,可提供实时的肿瘤边缘可视 化和原位诊疗。
尽管光热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一些问题仍然限制了其进一步临床转化。一 方面,大部分光热治疗主要基于第一近红外窗口(650~900nm)的光,其有限的穿透深度限制了深部肿瘤的治疗效果。第二近红外窗口(1000~1700nm)的光具有更深的组织 穿透深度、更少的光散射和组织自发荧光,能够实现深部肿瘤的高分辨率成像和高效的 治疗。另一方面,光热治疗会诱导肿瘤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的异常过表达,高温 引起的细胞损伤可能会在HSP的帮助下被修复,从而导致PTT治疗的耐热性和治疗效 果降低。因此,通常通过提高激光照射功率和重复光照来提高PTT治疗效果,但这具有 引起炎症和肿瘤复发的不良风险。所以,需要开发一种通用的策略来逆转PTT治疗中的 耐热性以提高治疗效率。
肿瘤细胞内复杂的代谢机制也成为癌症药物开发的另一瓶颈。癌细胞更加依赖于无 氧糖酵解来产生ATP用于细胞恶性增殖所需的能量供给,即“Warburg”效应。因此,开 发一种糖酵解特异性药物,通过减少癌细胞内ATP产生来切断细胞生长的能量供给,已 成为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另一有效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负载2-脱氧-D- 葡萄糖和二窗光热试剂的多功能脂质体。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负载2-脱氧-D-葡萄糖和二窗光热 试剂的多功能脂质体,首先将近红外第二窗口光热试剂,以及热敏性脂质组分混合在有 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旋转蒸发形成脂质薄膜,最后加入2DG的水溶液,通过水合超声和自组装法得到一种多功能脂质体。
优选地,所述近红外第二窗口光热试剂为NIR-II,波长的光谱范围为1000-1700nm。
优选地,通过NIR-II光辐射激发NIR-II光热治疗,同时触发2DG释放,通过抑制 癌细胞无氧糖酵解实现级联的饥饿治疗和增强的NIR-II光热治疗效果。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负载2-脱氧-D-葡萄糖和二窗光热试剂的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 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NIR-II光热试剂的合成:
NIR-II光热试剂是基于二酮吡咯并吡咯(DPP)的D-A-D结构(DPQ),合成路线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3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