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苇吸管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6412.1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3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均;张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9/00 | 分类号: | B27K9/00;B27M1/08;B27M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赵群伟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苇 吸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苇吸管制造方法,涉及吸管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直径符合吸管标准且两结节间长度至少满足吸管标准长度一半的芦苇杆选出;2)将芦苇杆两结节之间的部分切下,保证芦苇杆和叶皮一同切开,叶皮包裹在芦苇杆外形成内外两层管,并将叶皮的一端多切除一部分以露出内层的芦苇杆;3)采用去絮装置将芦苇杆内的苇絮进行清除;4)利用清洗液对芦苇杆进行清洗;5)高温盐水消毒或高温蒸汽吹入消毒后晒干即可。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芦苇吸管生产过程中合格率较低且生产工序较为繁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芦苇吸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吸管是一根圆柱状且中空的制品,其主要功用是用来饮用杯子中的饮料,也可用来吸食一些烹饪好的动物长骨的骨髓;出于对环保的考虑,现有技术中有的企业采用芦苇来制作吸管,但其制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食品行业吸管直径多为2~5mm(奶茶吸管除外),芦苇杆高度和节长成正比,要符合吸管管径,就要控制芦苇高度,管径2~5mm的芦苇多在2m以下;2m高度以下芦苇多有6-10段,结节间长度4-10cm不等;现有技术中,是将两相邻结节间的空管直接切下,切下的空管长度为4-10cm,而标准吸管长度平均为15cm,不符合吸管的长度要求。
要满足吸管的长度要求,则需要保留至少2段空管,如此芦苇杆上便留有结节,需要采用装置将结节钻开以保持芦苇杆的通畅,但由于芦苇杆的管径较小再加上芦苇杆有一定角度自然弯曲,采用装置钻开结节阀易使芦苇杆管壁破裂,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低且整个生产工序较为繁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芦苇吸管制造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芦苇吸管生产过程中合格率较低且生产工序较为繁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絮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芦苇进行去絮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苇吸管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直径符合吸管标准且两结节间长度至少达到吸管标准长度一半的芦苇杆选出;
2)将芦苇杆两结节之间的部分切下,保证芦苇杆和叶皮一同切开,叶皮包裹在芦苇杆外形成内外两层管,并将叶皮的一端多切除一部分以露出内层的芦苇杆;
3)采用去絮装置将芦苇杆内的苇絮进行清除;
4)利用清洗液对芦苇杆进行清洗;
5)高温盐水消毒或高温蒸汽吹入消毒后晒干即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芦苇吸管制造方法不需要将叶皮去除,而是将包缠在芦苇杆外侧的叶皮进行利用,使其制成伸缩式芦苇吸管的一部分,免除了传统工艺中的去皮工序,简化了芦苇吸管生产工艺。
2、由于将芦苇杆两侧的结节切除,叶皮和芦苇杆构成伸缩结构,使能够满足标准吸管长度一半的芦苇杆即可制作为标准长度的吸管,这样每根芦苇制成吸管数量更多,最终产品成本更低且节省吸管存放空间。
3、利用叶皮和芦苇杆形成伸缩式吸管使其在满足吸管标准长度的前提下不用钻通结节,免除了传统工艺中的钻结节工序,避免了钻结节时易导致芦苇杆破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4、伸缩式芦苇吸管的芦苇杆长度较小,芦苇杆内壁的苇絮更易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未经西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