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头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6990.5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叶权;臧海舟;肖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41/06;B23K11/30;B07C5/08;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丽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打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头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包括:送料机构、电极头抓手、电极头筛选装置、研磨机;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待打磨电极头运输至预设位置;所述电极头抓手用于实现待打磨电极头的抓取及运输,实现所述待打磨的电极头的抓取、检测以及研磨上料;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用于实现待打磨电极头的长度筛选以及正反检测;所述研磨机用于打磨待打磨电极头,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电极头自动筛选以及研磨的目的,提高研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极头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针对焊接工序,常会对焊接工序中使用的电机头进行再生处理(即对现场使用后的电极头进行选别研磨,研磨后再次投入现场进行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电极头再生处理过程中,为保证再生电极头满足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电极头的高度、端面尺寸等),需要在电极头研磨前进行筛选,保证电极头满足相关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相关的筛选、研磨工序均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一方面再生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人工浪费较大,且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于有现有技术中电极头再生处理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操作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头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能够实现电极头自动筛选以及研磨的目的,提高研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第一方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头打磨系统,包括:送料机构、电极头抓手、电极头筛选装置、研磨机;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待打磨电极头运输至预设位置;所述电极头抓手用于实现待打磨电极头的抓取及运输,实现所述待打磨的电极头的抓取、检测以及研磨上料;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用于实现待打磨电极头的长度筛选以及正反检测;所述研磨机用于打磨待打磨电极头。
在本方案中,电极头打磨系统包括送料机构,将待打磨的电极头放入直接放入送料机构中,电极头在送料机构的作用下规则排列并被运输至预设位置以待电极头抓手抓取电极头;所述电极头抓手在预设位置抓取电极头,并通过电极头抓送将电极头移动至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处,实现电极头的长度筛选以及正反检测,若经过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待打磨电极头的长度要求不满住再生处理的要求,所述电极头抓手释放抓取的电极头,并重新进行抓取,若电极头的长度要求满足再生要求,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进行电极头的正反检测,并将对应的正反检测结论传递的给控制器,实现所述电极头抓手的控制,若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检测待打磨电极头进入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时为正向进入,控制所述电极头抓手按既定方向将待打磨电极头放入至研磨机的对应位置,实现电极头的再生;若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检测待打磨电极头进入所述电极头筛选装置时为反向进入,控制所述电极头抓手翻转,翻转后再将待打磨电极头放入至研磨机的对应位置,实现电极头的再生,从而实现电极头再生处理从上料、检测、研磨的自动化,提高研磨效率,降低研磨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的出料端高于所述送料轨道的进料端;所述送料轨道包括送料轨道本体,第一限位条、缺口、翻转件、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限位条、缺口、翻转件、第二导向件顺次设置;所述送料轨道本体包括用于承载待打磨电极头的承载面;所述第一限位条设置于承载面的一边,并沿所述送料轨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条一端与所述承载面连接,另一端倾斜设置高于所述承载面的对应位置;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承载面的一边;所述翻转件呈台阶状,沿所述承载面的法线方向,所述翻转件下游的承载面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翻转件上游的承载面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一边的上方,另一端越过所述送料轨道本体与所述承载面另一边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上料盘以及出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的入料端与所述上料盘的边缘连接,所述送料轨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轨道的入料端连接;所述上料盘为旋转振动盘;所述出料轨道的出料端还设置有用于感知待打磨电极头的第一感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