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警方法、预警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7341.7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3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贤;刘超;袁智;唐成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3/02 | 分类号: | G08G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肖遥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警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警方法、预警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从影响待通过的桥梁与船舶的碰撞风险的风险因子中,筛选出目标风险因子;获取所述船舶的属性信息;获取所述桥梁的船舶通航记录及船桥碰撞记录;根据所述目标风险因子、所述属性信息、所述船舶通航记录及所述船桥碰撞记录,计算所述船舶与所述桥梁之间的预警距离;基于所述预警距离,对所述船舶与所述桥梁之间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本申请方案通过对预警距离的动态计算,可提升船舶过桥时的预警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警方法、预警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主动防撞系统中,其预警距离通常为提前设定的固定值。并且,该固定值通常被统一应用于所有的过桥船舶上。由于预警距离会极大影响桥梁主动防撞系统的预警效果,该统一设置的预警距离通常难以适应不同的船舶及不同的水域环境;也即,固定的预警距离实际并不具备普适性,这导致现有的桥梁主动防撞系统对部分船舶的预警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警方法、预警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预警距离的动态计算,提升船舶过桥时的预警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警方法,包括:
从影响待通过的桥梁与船舶的碰撞风险的风险因子中,筛选出目标风险因子;
获取上述船舶的属性信息;
获取上述桥梁的船舶通航记录及船桥碰撞记录;
根据上述目标风险因子、上述属性信息、上述船舶通航记录及上述船桥碰撞记录,计算上述船舶与上述桥梁之间的预警距离;
基于上述预警距离,对上述船舶与上述桥梁之间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警装置,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从影响待通过的桥梁与船舶的碰撞风险的风险因子中,筛选出目标风险因子;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船舶的属性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桥梁的船舶通航记录及船桥碰撞记录;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目标风险因子、上述属性信息、上述船舶通航记录及上述船桥碰撞记录,计算上述船舶与上述桥梁之间的预警距离;
预警单元,用于基于上述预警距离,对上述船舶与上述桥梁之间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不再直接为所有船舶设置相同的预警距离,而是先从影响待通过的桥梁与船舶的碰撞风险的风险因子中,筛选出目标风险因子,同时获取该船舶的属性信息,以及该桥梁的船舶通航记录及船桥碰撞记录,最后根据上述目标风险因子、上述属性信息、上述船舶通航记录及上述船桥碰撞记录,计算该船舶与该桥梁之间的预警距离,使得该预警距离可根据船舶及待通过的桥梁的自身的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最后基于上述预警距离,对该船舶与该桥梁之间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可一定程度提升船舶过桥时的预警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7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