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铺设用沥青快速冷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2714.X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5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新;蒋天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骏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3 | 分类号: | E01C23/03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念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铺设 沥青 快速 冷却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铺设用沥青快速冷却装置,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该道路铺设用沥青快速冷却装置,包括车厢和气泵,所述气泵位于车厢内部,所述车厢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箱,通过气泵吸取冷却装置上方空气,进入车厢内部后,使一个密封板和对应固定板之间紧密接触,另一个密封板与对应固定板分离,空气通过处于未封闭的进气口进入到气箱内,通过车厢底部的出气口排出,在挡板的阻挡下,朝远离该侧挡板的方向移动,使装置下方气流朝同一个方向流动,然后调节两个密封板分别于对应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改变装置底部气流的流动方向和流出位置,通过循环改变空气流向和流出位置,保障对不同位置的沥青均可以快速进行降温,加快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铺设用沥青快速冷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道路施工时,沥青是一种主要的材料,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包括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等四种。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氯的化合物。有光泽,呈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状态,低温时质脆,粘结性和防腐性能良好。
通过沥青进行铺设道路时,沥青温度较高,处于胶状,铺设之后,为了快速固型和防止被破坏等原因,需要使沥青快速冷却,现有沥青降温冷却方式一般为静置晾干或通过设置风扇加快周围空气流通加快降温,但是整体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快速冷却的效果,浪费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铺设用沥青快速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通过沥青进行铺设道路时,难以快速对沥青进行降温,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道路铺设用沥青快速冷却装置,包括车厢和气泵,所述气泵位于车厢内部,所述车厢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箱,所述车厢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气箱的内腔通过出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气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气箱的内腔通过进气口与车厢的内腔连通,所述车厢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侧面与固定板的侧面抵接,所述车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出气口的正下方,所述气箱和挡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气箱和两个挡板均分布在气泵的两侧,沥青铺设完毕之后,把冷却装置移动到冷却位置,通过气泵吸取冷却装置上方空气,进入车厢内部后,使一个密封板和对应固定板之间紧密接触,对该处进气口进行密封,另一个密封板与对应固定板分离,空气通过处于未封闭的进气口进入到气箱内,通过车厢底部的出气口排出,经过下方挡板时,带动挡板转动,同时在挡板的阻挡下,朝远离该侧挡板的方向移动,使装置下方气流朝同一个方向流动,然后调节两个密封板分别于对应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处于密封状态的进气口打开,使处于打开状态的进气口密封,改变装置底部气流的流动方向和流出位置,通过循环改变空气流向和流出位置,保障对不同位置的沥青均可以快速进行降温,加快降温效果,而且保障每次改变之后,气流方向的稳定,不会使空气朝多个方向移动,进一步保障降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气箱的中部设置为凹形,所述进气口位于气箱凹形位置内腔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进气口同轴心,所述密封板的顶部与密封圈的侧面抵接,当密封板需要对进气口进行密封时,密封板通过密封圈与固定板连接,保障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保障对进气口的密封,增加装置整体的密封性,保障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车厢的内腔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与密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转动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骏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骏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