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叉三联板压装装置的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7044.0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牛博;李贯军;李永振;杨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彭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洛阳高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9 | 代理人: | 徐丰果 |
地址: | 4711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华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叉 三联 板压装 装置 操作方法 | ||
一种前叉三联板压装装置的操作方法,底板上表面两侧后端对称设置一对立柱,一对立柱的中部之间设置支杆,一对立柱的上端之间设置横梁,支杆与横梁前侧中部之间设置滑杆,滑杆上设置滑台,滑台前侧靠近四角处设置螺纹孔,滑台前侧下端设置一对压杆,滑杆的前侧表面下端中部设置限位套,限位套内螺接限位螺栓,位于底板一侧的立柱的前侧上端设置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滑台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与位于滑台上端一侧的螺纹孔之间设置固定螺栓;本发明通过机械压装,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人工压装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使用效果,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三轮车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叉三联板压装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子。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电动车按用途方式分类: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按外形来分,可以分为电动独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
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采用管式大容量、左右衬、深放电、牵引式电瓶,能适应长时间工作连续放电的要求,电瓶正常使用两年,内容量不减。电动三轮车电机采用直流串激牵引式有刷或无刷电机,电机内部设有调速增力装置,正常使用不易损坏,保证了输出动力强劲。电动三轮车按用途分为家用型,货运型,工厂型多种型号。电动三轮车作为新的货运工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录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电动三轮车具有倒车开关,可以方便的实现倒顺行驶功能,这在道路狭窄的胡同、小巷非常实用,无论行驶停车均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
目前,企业在安装前叉三联板时都是人工压装,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怎样提高前叉三联板安装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前叉三联板压装装置的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前叉三联板压装装置的操作方法,通过机械压装,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人工压装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使用效果,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叉三联板压装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的一种前叉三联板压装装置,是由:底板、立柱、支杆、横梁、滑杆、限位套、限位螺栓、滑台、压杆、气缸、连接杆构成;底板上表面两侧后端对称设置一对立柱,一对立柱的中部之间设置支杆,一对立柱的上端之间设置横梁,支杆与横梁前侧中部之间设置滑杆,滑杆上设置滑台,滑台前侧靠近四角处设置螺纹孔,滑台前侧下端设置一对压杆,压杆的上端与滑台下端的螺纹孔之间设置固定螺栓,压杆通过固定螺栓与滑台连为一体,滑杆的前侧表面下端中部设置限位套,限位套内螺接限位螺栓,位于底板一侧的立柱的前侧上端设置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朝向上方,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滑台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与位于滑台上端一侧的螺纹孔之间设置固定螺栓,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连接杆的下表面后端对应铰接,气缸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台上下移动。
所述的连接杆为倒L形,倒L形的连接杆的垂直杆下端与滑台上端一侧的螺纹孔之间设置固定螺栓,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倒L形的连接杆的水平板的下表面后端对应铰接。
所述的压杆由斜板的下端设置水平板构成L形结构,压杆的斜板上端与滑台下端的螺纹孔之间设置固定螺栓。
所述的底板上均匀分布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彭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彭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