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辊棒的练泥方法及其真空练泥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8119.7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恒;罗琼;马建国;张书轼;蒲林刚;孔令锋;吴丹;梁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1/16 | 分类号: | B28C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李素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方法 及其 真空 练泥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辊棒的练泥方法及其真空练泥机,其中,陶瓷辊棒的练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陶瓷辊棒泥料、粘结剂和水进行混合;将练泥混合料抽真空挤出成条状泥料。本技术方案提出在练泥的同时抽真空并挤出的方式来排除物料中残留的气体,并获得致密度高、内嵌气体孔径微小且均匀分布的陶瓷辊棒泥料,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所制备陶瓷辊棒的结构均一性、强度和抗热震性;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真空练泥机,配置挤出和抽真空装置,优化挤出压力和挤出顶头孔径,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有利于在提高造粒密度和均匀性的同时,降低设备的复杂性,提高陶瓷辊棒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辊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辊棒的练泥方法及其真空练泥机。
背景技术
随着陶瓷生产技术的突破性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陶瓷大板、岩板、厚板、薄板、发泡陶瓷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以及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其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为实现绿色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此,各陶瓷企业及窑炉公司都在大力研发节能宽体或双层辊道窑,以提高单位产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之目的,这就要求配套的窑炉工具和器件性能不断提高。
现有技术中,陶瓷辊棒成型方法常用挤出法和等静压法。挤出法应用较为普遍,可以实现连续作业,但是制备的材料的性能不高,难以适应高性能需求;等静压法工艺相对复杂,连续作业性差但成品性能较高。其中,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泥料是等静压成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传统练泥工艺和设备生产的陶瓷辊棒存在致密度低、结构均匀性差,并有团聚分层等缺陷存在,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如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陶瓷辊棒的练泥方法,可以排除物料中残留的气体,使内嵌的气体孔径微小且均匀分布,有效提升陶瓷辊棒的泥料密度,最终有利于提高陶瓷辊棒的强度和抗热震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真空练泥机,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有利于在提高造粒密度和均匀性的同时,降低设备的复杂性,提高陶瓷辊棒的生产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辊棒的练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陶瓷辊棒泥料、粘结剂和水进行混合,形成练泥混合料;
将练泥混合料放入真空练泥机中,所述真空练泥机包括抽真空装置和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与所述抽真空装置相连通的混练挤出腔;
所述练泥混合料经由抽真空装置落入混练挤出腔内,在预设的真空度和压力条件下,先进行抽真空混练,然后抽真空挤出成条状泥料。
优选地,所述抽真空混练和抽真空挤出的真空度为-0.05~-0.15MPa;
所述抽真空挤出的挤出压力为8~15MPa。
优选地,所述抽真空混练和抽真空挤出的真空度为-0.085~-0.1MPa,真空度的变化维持在±0.015MPa的范围内,保压时间为22~30s;
所述抽真空挤出的压力为10~12MPa,挤出时间为35~40s。
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粘结剂的添加量是所述陶瓷辊棒泥料添加量的2.5~5%;
所述粘结剂包括水溶性纤维素和水溶性聚乙烯醇,且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水溶性纤维素的添加量是所述粘结剂总量的52~65%。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的黏度为10~1000mPa·S;
所述水溶性纤维素的分子量为1500~2000,所述水溶性聚乙烯醇的分子量为16000~20000。
优选地,所述练泥混合料经由抽真空装置落入混练挤出腔内,在预设的真空度和压力条件下,先进行抽真空混练,然后抽真空挤出成条状泥料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