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8503.7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解恩泽;常忠伟;周敏杰;王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车身 位置 调节 定位 工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工装包括安装基座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与车身骨架不同的环梁底座对应设置,环梁底座自下而上设置为逐渐收拢的结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第一调节件分别作用于两个环梁底座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能够调节车身骨架在安装基座上横向的位置;两个第二调节件分别作用于两个环梁底座中的第三斜面上,能够调节车身骨架在安装基座上纵向的位置。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设置有两件且均不位于对应调节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确保对车身骨架精确调节后能够保证车身骨架的稳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列车车体大多数采用铝合金材料,列车底座为钢制底架,铝合金车身和钢制底架通过铆接连接,金属车体存在易腐蚀、不利于轻量化等问题。复合材料的应用将是轻量化高性能轨道列车整车车体研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同样也是列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对列车的安全提速起着深远意义。
在复合材料车身的成型过程中,需要将侧墙和车顶拼装至预先成型完成的车身骨架上,车身的侧墙和车顶大多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车身的拼装过程对精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先对拼装基座上的车身骨架定位调节,再在车身骨架上拼装拉挤板材或者铺设蒙皮。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包括安装基座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分别与车身骨架不同的环梁底座对应设置;
所述安装基座沿横向设置且与车身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环梁底座自下而上设置为逐渐收拢的结构,所述环梁底座包括沿横向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以及垂直于纵向设置的第三斜面;
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设置;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座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调节件朝向所述第三斜面设置。
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一调节件沿所述安装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座长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二调节件沿所述安装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平面的不同纵向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平面的同一纵向直线上;
两所述第一调节件的横向间距与其对应的两所述环梁底座横向中心距相同,两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纵向间距与其对应的两所述环梁底座纵向中心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滑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滑块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块,在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四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