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8628.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曾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豪科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12;B32B27/36;B32B27/02;B32B27/34;B32B27/08;B32B33/00;B32B3/24;B32B7/14;B32B37/12;B32B38/10;B32B3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连续性 多孔 pu 树脂 贴合 发热 织物 三层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
(1).取离型纸:离型纸规格16μ,25G;
(2).PU树脂:选自水性型PU树脂或溶剂型PU树脂,其选配水性型PU树脂100%、三聚氰胺系架桥剂1~3%、起泡剂1~5%、整泡剂3~8%,溶剂型PU树脂涂布加工液:溶剂型PU树脂100、异氰酸酯2~5%、D.M.F10~15%、M.E.K45~60%,溶剂型PU树脂涂布加工液:溶剂型PU树脂100、异氰酸酯2~5%、D.M.F10~15%、M.E.K45~60%;
(3).起泡机;
(4).PU树脂泡沫形体;
(5).PU树脂涂布层涂布:将PU树脂形成发泡微细孔状以20~25m/min速度以刮刀涂布,其涂布量5~200g/m2在离型纸上厚度约1~0.08um;
(6).形成PU树脂气体膜;
(7).烘干:100℃±20℃;
(8).PU树脂膜加热:取PU树脂膜以120℃加热;
(9).点状黏贴加工:在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表面进行点状黏贴上层织物;
(10).上层织物:系指聚酯或尼龙织物在背面涂布火山岩剂层,再与PU树脂膜贴合结合;
(11).离型纸剥离: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的底面与离型纸剥离;
(12).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厚度0.1~0.2mm、伸度2.5~3,其剖面为PU树脂多个泡膜形成喇叭体状;
(13).点状黏贴加工:在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底面进行点状黏贴底层织物;
(14).底层织物:系采聚酯或尼龙织物背面涂布木醣醇层;
(15).烘干:100℃±20℃;以及
(16).三层结构织物:上层发热织物、中间层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及底层凉感织物。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所制得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其特征在于,系由上层织物、中间层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及底层织物所组成,其中,
-上层织物:选用经向聚酯或尼龙纱、纬向聚酯或尼龙纱所编成织物,并在背面涂布一层火山岩剂层;
-中间层: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系指剖面断面产生多个孔洞膜与数个喇叭形体孔洞膜所组的多孔洞型树脂膜;以及
-底层织物:选用经向聚酯或尼龙纱、纬向聚酯或尼龙纱所编成织物,并在背面涂布一层木醣醇层;
上层织物与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的表层进行点状黏贴加工,另在底层织物与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的底层进行点状黏贴加工而形成三层结构织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方法所制得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其特征在于,外部热气流通方向穿过上层织物,而进入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经过大孔洞膜→中孔洞膜→小孔洞膜,人体温度通过底层织物而进入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经过小孔洞膜→中孔洞膜→大孔洞膜,并把人体温留存在多个泡膜内获得保温效果,而底部小孔洞膜层能抵抗住外部热气的进入人体内,致使底层织物获得具有凉感效果。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方法所制得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其特征在于,三层结构织物以ASTM-D737法测得透气度3.5CFM。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方法所制得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其特征在于,三层结构织物以吸水性以AATCC 79方法测得3秒。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方法所制得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其特征在于,三层结构织物以弹性回复以测试方法BS EN ISO
2093201:2020,测得30分钟后经纱方向97.5%,纬纱方向95.8%,1分钟后经纱方向95.4%,纬纱方向94.6%。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方法所制得具有连续性微多孔PU树脂膜贴合发热织物、凉感织物三层结构织物,其特征在于,三层结构织物以远红外线放射率以FTTS-FA-010-20074.1方法测得远红外线放射0.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豪科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豪科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6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