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材质的桥梁减振粘滞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9950.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龙关旭;辛公锋;徐传昶;王阳春;袁阳光;马乃轩;徐兴伟;苏文明;赵越;朱晨辉;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灿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材质 桥梁 减振粘滞 阻尼 | ||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材质的桥梁减振粘滞阻尼器,其提升粘滞阻尼器的响应效率,增强对桥梁的保护;包括:铰接副,两组铰接副分别对称固定安装在桥墩和桥梁上;粘滞阻尼器,两组粘滞阻尼器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铰接副上,用于吸收和消耗在桥梁与桥墩发生纵向相对位移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平衡装置,平衡装置固定安装在两组粘滞阻尼器之间,用于连通两组粘滞阻尼器内部介质;同时在其中一组粘滞阻尼器受桥梁振动发生缓冲响应时,平衡装置驱动另一组粘滞阻尼器对桥梁进行同步缓冲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材质的桥梁减振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粘滞阻尼器大多采用两组粘滞阻尼器安装在桥墩的同一侧,两组阻尼器之间相互独立,当桥梁发生振动或移位时,两组粘滞阻尼器难以及时同步响应。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粘滞阻尼器的响应效率,增强对桥梁的保护的金属材质的桥梁减振粘滞阻尼器。
本发明的一种金属材质的桥梁减振粘滞阻尼器,包括:
铰接副,两组所述铰接副分别对称固定安装在桥墩和桥梁上;
粘滞阻尼器,两组所述粘滞阻尼器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所述铰接副上,用于吸收和消耗在桥梁与桥墩发生纵向相对位移时产生的冲击能量;
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粘滞阻尼器之间,用于连通两组所述粘滞阻尼器内部介质;同时在其中一组所述粘滞阻尼器受桥梁振动发生缓冲响应时,所述平衡装置驱动另一组所述粘滞阻尼器对桥梁进行同步缓冲响应。
进一步地,所述粘滞阻尼器在与铰接副连接过程中,通过调节铰接副在桥墩和桥梁上的安装位置进而调整粘滞阻尼器相对于桥梁的初始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粘滞阻尼器包括缸体、两组液压传感器、推杆和活塞,所述缸体的一端与桥墩上的铰接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由缸体的另一端密封伸入至缸体内部,所述推杆的连接端与桥梁上的铰接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推杆与缸体同轴线,所述缸体内部灌装有阻尼介质,所述活塞的圆周外壁与缸体的圆周内壁贴紧,所述活塞与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将缸体内部分为上缸室和下缸室,所述活塞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组连通上缸室和下缸室的节流孔,两组所述液压传感器分别固定安装在缸体上用于对上缸室和下缸室内部的阻尼介质进行压强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装置包括第一连通管道和第二连通管道,所述第一连通管道连通两组所述缸体上的两组所述上缸室,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与监测两组上缸室内部阻尼介质压强的两组液压传感器电连接,当两组所述液压传感器监测到两组上缸室内部阻尼介质压强存在压强差时,生成开关量并发送至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驱动两组上缸室内部阻尼介质相互流通来平衡压强差;所述第二连通管道连通两组所述缸体上的两组所述下缸室,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与监测两组下缸室内部阻尼介质压强的两组液压传感器电连接,当两组所述液压传感器监测到两组下缸室内部阻尼介质压强存在压强差时,生成开关量并发送至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驱动两组下缸室内部阻尼介质相互流通来平衡压强差。
进一步地,所述粘滞阻尼器与相对与桥梁的起始角度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介质在节流孔内部流动的线路为N型。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介质采用硅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两组粘滞阻尼器之间安装平衡装置,使两组粘滞阻尼器内部的缸体相通,当其中一组粘滞阻尼器受桥梁振动发生响应时,在平衡装置的作用迅速驱动另一组粘滞阻尼器同步响应,提升粘滞阻尼器的响应效率,增强对桥梁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在桥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