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校园安全风险智能防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1061.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卢庆;余林岚;史伟奇;刘绪崇;卢君;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孙云浩 |
地址: | 410138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校园 安全 风险 智能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校园安全风险智能防控装置,包括移动座(1),移动座(1)的底部设置数个移动轮(2),其特征在于:移动座(1)下部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环护板(3),环护板(3)的外部曲面设有数个碗托(4),碗托(4)的开口均背离环护板(3),环护板(3)上对应碗托(4)开设有第一通孔(5),碗托(4)上同样开设第一通孔(5),碗托(4)内分别设有摆球(6),摆球(6)均固定连接线绳(7)的一端,线绳(7)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5),环护板(3)的内部曲面设有与线绳(7)对应的线轮(8),线绳(7)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线轮(8)固定连接,移动座(1)内设有转动环(9),线轮(8)的外周均与转动环(9)的外圈接触,移动座(1)内还设有与转动环(9)接触的第一转轮(10),第一转轮(10)能够通过转动环(9)带动所有的线轮(8)转动,移动座(1)内设有与环护板(3)的内部曲面接触的第二转轮(11),移动座(1)的下部开设数个弧形透槽(12),弧形透槽(12)均位于环护板(3)和移动轮(2)之间,弧形透槽(12)内分别活动安装弧形托板(13),弧形托板(13)的截面为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且弧形托板(13)的外部弧面为波浪形结构,每个波浪形结构的波谷内设置能够单向摆动的第一拨杆(14),第一拨杆(14)的下方均设有与之交错的第二拨杆(15),每个第一拨杆(14)和对应的第二拨杆(15)通过连接索(16)连接;
所述的波谷的一侧均开设第一凹槽(17),第一凹槽(17)内转动安装棘轮(18),第一拨杆(14)的一端与棘轮(18)固定连接,棘轮(18)的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棘爪(19),波谷的另一侧均开设第二凹槽(20)和第三凹槽(21),第一拨杆(14)的另一端均位于对应的第二凹槽(20)内,第二拨杆(15)的一端均位于对应的第三凹槽(21)内,第三凹槽(21)均位于第二凹槽(20)下方;
所述的第一凹槽(17)与棘轮(18)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扭簧,扭簧具有使第一拨杆(14)向上摆动的趋势,弧形托板(13)底部开设条形槽(22),条形槽(22)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23)的下端,第一伸缩杆(23)的上端固定安装活动杆(24),第一凹槽(17)分别通过竖槽(25)连通条形槽(22),活动杆(24)的顶部固定连接数个竖杆(26)的下端,竖杆(26)与条形槽(22)一一对应,竖杆(26)分别从对应的竖槽(25)内穿过,棘爪(19)转动安装于竖杆(26)的顶部,竖杆(26)上设有基于棘爪(19)的限位杆(27);
所述的弧形托板(13)分别与移动座(1)通过第二伸缩杆(28)连接;
弧形托板分别与移动座通过第二伸缩杆连接;第二伸缩杆选用电推杆并与电源电路连接,其固定端通过支架连接移动座的内壁底面,活动端与弧形托板的凹面固定连接,用以自动控制弧形托板的收放,自动控制由带有通讯模块的控制器、探测路况和环境的探测系统、人脸识别系统、IC卡识别系统、图像采集系统、语音系统等组成,探测系统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电机、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均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校园安全风险智能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护板(3)的内部曲面和转动环(9)的外部曲面均开设一圈齿槽,第一转轮(10)和第二转轮(11)均为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校园安全风险智能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球(6)的外周覆盖一层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警察学院,未经湖南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0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