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1330.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权;吴建祥;冯小波;梁政;张梁;宋文明;罗倩;李博;王新华;甘代福;熊伟;张茂玉;钟国春;刘川;杜强;唐钧;周鹏;邓斌;刘军;董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兆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F23G7/06;B01D3/06;B01B1/00;B01B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彭立琼 |
地址: | 40070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甘醇 脱水 尾气 除臭 工艺 装置 | ||
1.一种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三甘醇富液排入闪蒸罐,闪蒸分离出闪蒸汽和废液;废液排入重沸器中;闪蒸汽排入冷凝分液罐的涡流管内;
步骤2:对重沸器中的废液进行重沸,分离出再生气和污水;污水排入废液罐,再生气排入冷凝分液罐的罐体;
步骤3:步骤1的闪蒸汽在涡流管的作用下,分离出热气流和冷气流;热气流从冷凝分液罐的热气出口排出,进入负压混合器的进气口;冷气流从涡流管的冷气管,通过筛管,进入冷凝分液罐的罐体内;冷气流与步骤2进入冷凝分液罐的罐体内的再生气混合,形成一次混合气体;
一次混合气体中的再生气在冷凝分液罐的罐体内被冷却,析出的水蒸气及其他污物转变为液相,液相从冷凝分液罐的罐体的废液出口排入废液罐;
其余的一次混合气体从冷凝分液罐的罐体的出气口排出;
步骤4:步骤3的热气流从负压混合器的进气口进入喉管;步骤3从冷凝分液罐的罐体的出气口排出的一次混合气体从负压混合器的吸气口,被吸入到喉管与热气流混合,形成二次混合气体;二次混合气体在负压混合器的混合室内混合后,形成的尾气,从尾气出口排出;
步骤5:步骤4排出的尾气进入灼烧炉,燃烧后排放进入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闪蒸汽包含硫化氢、甲烷和水蒸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控制闪蒸汽压力0.6-0.8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再生气包含硫化氢、甲烷和水蒸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热气流通过热气管出口固连的锥阀后从热气出口排出,热气流压力0.4-0.6MPa。
6.一种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闪蒸罐、重沸器、冷凝分液罐、负压混合器、灼烧炉和废液罐;
所述冷凝分液罐包括罐体和涡流管;涡流管两端包括相对设置的热气管和冷气管;冷气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分液罐的罐体内腔;热气管通过管路连接热气出口;
所述负压混合器包括进气口、吸气口、喉管、混合室和尾气出口;进气口和喉管前部之间设置有内径逐渐缩小的收缩段,喉管后部连接混合室,混合室与喉管连接部分内径逐渐扩大,混合室后部连接尾气出口;吸气口连接喉管中部;喉管内腔截面积最小;
所述闪蒸罐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尾气排放部件,闪蒸罐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分液罐涡流管的喷嘴;闪蒸罐的排液口通过管路连接重沸器进液口;
所述重沸器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分液罐的罐体入口;重沸器的排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废液罐的进液口;
所述冷凝分液罐的热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负压混合器的进气口;冷凝分液罐的罐体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负压混合器的吸气口;冷凝分液罐的罐体的排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废液罐的进液口;
所述负压混合器的尾气出口连接灼烧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的喷嘴中心轴和涡流管内腔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的冷气管与罐体内腔连接的管路为筛管,涡流管的热气管出口和热气出口之间设置锥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混合器的收缩段为圆锥面,所述混合室的容积较圆锥面扩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灼烧炉内设置尾气出射管和燃烧器,负压混合器的尾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尾气出射管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兆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兆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3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