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1330.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权;吴建祥;冯小波;梁政;张梁;宋文明;罗倩;李博;王新华;甘代福;熊伟;张茂玉;钟国春;刘川;杜强;唐钧;周鹏;邓斌;刘军;董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兆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F23G7/06;B01D3/06;B01B1/00;B01B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彭立琼 |
地址: | 40070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甘醇 脱水 尾气 除臭 工艺 装置 | ||
一种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及装置,包括闪蒸罐、重沸器、冷凝分液罐、负压混合器、灼烧炉和废液罐;本发明通过闪蒸罐、重沸器、冷凝分液罐将产生恶臭的成分转化为液体,液体排放至封闭式废液罐中进行收集,避免了恶臭污染空气。同时,利用负压混合器自身所产生的气体压力不同,使气体在混合器内充分混合,进入后端的灼烧炉后,能够充分燃烧,避免了恶臭气体未经充分燃烧,直接从灼烧炉排出进入大气中产生恶臭的问题。本发明不需要外加能量,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步骤,非常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在管输前必须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的目的是将天然气中的H20脱除至达到外输的水露点要求,使脱水后气体在输送中不产生水合物以致堵塞管道,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三甘醇脱水装置来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利用水和天然气在三甘醇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不同,对天然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天然气中水分的脱除;
湿天然气在吸收塔自下向上与自塔顶下流的贫三甘醇在塔板上逆流接触,吸收天然气中的水和其他杂质。吸收了水和其他杂质的富三甘醇自塔底流出通过精馏柱顶部的盘管与再生后的贫三甘醇换热后,经闪蒸罐闪蒸出富三甘醇中溶解的部分水和其他杂质,再经过机械过滤进入然后进入精馏柱再生,而后流入缓冲罐,最后经过一系列换热再次进入吸收塔,形成一个再生循环。而在三甘醇再生的过程中,在闪蒸罐和精馏柱两处产生了尾气,并进入灼烧炉中进行燃烧。
由于上游天然气成分复杂,三甘醇吸收了大量其他杂质,导致再生运行过程中闪蒸罐和精馏柱顶部产生的尾气带有强烈的恶臭,加之灼烧炉的工艺问题,使得进入灼烧炉中的尾气不能够完全燃烧,引起周边大气恶臭,影响周边居民和站场员工正常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三甘醇脱水尾气燃烧不充分,尾气污染环境的问题,特提供一种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及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方法,采用以下实施步骤:
步骤1:将三甘醇富液排入闪蒸罐,闪蒸分离出闪蒸汽和废液;废液排入重沸器中;闪蒸汽排入冷凝分液罐的涡流管内;
步骤2:对重沸器中的废液进行重沸,分离出再生气和污水;污水排入废液罐,再生气排入冷凝分液罐的罐体。
步骤3:步骤1的闪蒸汽在涡流管的作用下,分离出热气流和冷气流;热气流从冷凝分液罐的热气出口排出,进入负压混合器的进气口;冷气流从涡流管的冷气管,通过筛管,进入冷凝分液罐的罐体内;冷气流与步骤2进入罐体内的再生气混合,形成一次混合气体;
一次混合气体中的再生气在罐体内被冷却,析出的水蒸气及其他污物转变为液相,液相从罐体的废液出口排入废液罐;
其余的一次混合气体从罐体的出气口排出。
步骤4:步骤3的热气流从负压混合器的进气口进入喉管;步骤3从罐体的出气口排出的一次混合气体从负压混合器的吸气口,被吸入到喉管与热气流混合,形成二次混合气体;二次混合气体在负压混合器的混合室内混合后,形成的尾气,从尾气出口排出。
步骤5:步骤4排出的尾气进入灼烧炉,燃烧后排放进入大气。
采用本发明方法,将产生恶臭的成分转化为液体予以去除,液体排放至封闭式废液罐中进行收集,避免了恶臭污染空气。同时,充分利用负压混合器自身所产生的气体压力不同,使气体在混合器内充分混合,进入后端的灼烧炉后,能够充分燃烧。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充分燃烧,解决了原有工艺中,有一部分再生气和闪蒸汽没有充分燃烧,直接从灼烧炉排出进入大气中产生恶臭的问题。本发明不需要外加能量,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步骤,非常节能环保。
更进一步的改进是,上述步骤1中,闪蒸汽包含硫化氢、甲烷和水蒸气;优选控制闪蒸汽压力0.6-0.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兆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兆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