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牧草种植盘自动收割装置及收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2664.3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雄;施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凯(常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43/06;A01D43/077;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2001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牧草 种植 自动 收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牧草种植盘自动收割装置,包括牧草自动传送流水线体和牧草自动收割装置,所有的牧草自动收割机构呈上下层设置且通过立柱支架连接;每个牧草自动收割机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链条传送线,所述链条传送线一端设有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反向运动的第二种植盘顶升机构,所述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和所述第二种植盘顶升机构之间的链条传送线上架设有收割系统,所述收割系统的牧草出口端与对应的皮带流水线靠近设置,所述链条传送线上设有位于收割系统一侧的动力系统,该牧草种植盘自动收割装置可自动完成种植盘上牧草的收割、根须的修整,以及所产出牧草的自动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牧草种植盘自动收割装置及收割方法,属于立体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粮食问题是民生基础,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在7%的土地上养育着22%的人口,每年我国都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随着房地产和工业的发展,可种植的耕地面积在一天天减少。如何在有限的耕种面积上养活更多的人口,立体种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立体种植是在纵向搭建很多层种植架,在种植架上放上种植盘,种植盘上有很多种植坑,用于培育植物根苗,然后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给植物适宜的温湿度及光照度条件,使其茁壮成长,种植盘可根据需求种植牧草、蔬菜等。通常此类种植培育都是在封闭管理的工厂里,由于生长条件适宜,且不受天灾和虫害的影响,再加上立体种植在立体空间上的无限扩展性,使得立体种植在单位面积上的产量数倍于原始土地面积,可极大的提升产量。
种植盘上的植物在一定期限的培育后成熟,成熟后需要收割,若采用传统人力收割,由于产量大,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力,效率低下且成本很高,因此需开发自动收割装置。
对于种在种植盘里的牧草来说,种植盘的种植位置是一些孔洞,牧草除了会向上长出牧草之外,底部根须也会往下延伸。在牧草成熟达到收割条件后,牧草的茎部是需要收割的部分,但根部需要留下继续下一茬牧草的生长,而且底部延伸的根须也不能任其无限制的生长,需要加以修整,然后将收割后的种植盘放到种植架上,便可再次培育牧草,一次种植可无限次产出。因此,对于牧草种植盘的收割来说,有如下几个需求:1、只收割茎部,要留下牧草根部;2、底部的根须需要修整;3、牧草收割后有相应的自动收集输运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牧草收割的不足,提供一种牧草种植盘自动收割装置及收割方法,可自动完成种植盘上牧草的收割、根须的修整,以及所产出牧草的自动输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牧草自动传送流水线体和牧草自动收割装置,所述牧草自动传送流水线体包括至少一层完全相同的皮带流水线;所述牧草自动收割装置包括与所述皮带流水线数量相同的牧草自动收割机构,所有的牧草自动收割机构呈上下层设置且通过立柱支架连接;每个牧草自动收割机构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链条传送线,所述链条传送线一端设有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反向运动的第二种植盘顶升机构,所述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和所述第二种植盘顶升机构之间的链条传送线上架设有收割系统,所述收割系统的牧草出口端与对应的皮带流水线靠近设置,所述链条传送线上设有位于收割系统一侧的动力系统。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牧草自动收割机构上靠近牧草种植盘进口处的立柱支架上设有电动修剪机。
进一步的,所述牧草自动收割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牧草自动收割机构,所述两层牧草自动收割机构中链条传送线的传输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和第二种植盘顶升机构均包括上下两层相同的种植盘顶升机构,且第一种植盘顶升机构和第二种植盘顶升机构均包括基板、滑块、直线导轨、活动板、支架、丝杠传动系统,所述基板固定在立柱支架上,且直线导轨和丝杠传动系统位于基板上,所述活动板分别与位于直线导轨上的滑块和丝杠传动系统连接,且支架固定安装在活动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凯(常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电凯(常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膏原材料自动投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减小误差的汽车配件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