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监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6040.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9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宿颖;张刚;陈怡暄;周亚伟;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20/38;G06F21/64;G06F16/27;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技术 面向 粮食 收储全 流程 追溯 监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管方法流程如下:
S1、验证及上链阶段:
粮食收储报港登记环节:将登记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以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粮食收储扦样化验环节:将化验样品及检验结果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中,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粮食收储称重环节:将称毛重、称皮重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中,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粮食收储结算及支付环节:将交易结算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中,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对应视频标签信息以及电子支付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粮食仓储环节:将粮食粮情数据采集入业务数据库中,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以及关键粮情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S2、校验核证阶段:
定期将区块链系统中关键数据及事务操作日志进行解析还原,与业务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校验核证,若不匹配,则产生报警信息及记录,给予监管提示;
将区块链系统中视频标签信息以及电子支付信息与实际信息予以校验核证,若不匹配,则产生报警信息及记录,给予监管提示;
将区块链系统中粮情信息与业务数据库中仓储容量信息进行校验核证,若不匹配,则产生报警信息及记录,给予监管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架构包括:粮食收储业务数据和操作日志关键数据;
粮食收储业务数据仍以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方式进行存储管理,包括粮食报港登记记录、扦样化验记录、称重记录、结算记录以及仓储入库记录,同时粮情记录以及与农户的粮款结算支付电子记录在区块链中存储的同时,也在传统数据库中进行了存储;
业务数据操作日志以及关键数据采用了区块链技术进行处理及存储,粮食收储业务数据操作的日志反映了粮食收储的实际业务过程,保证日志记录的安全可信,即保证了业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日志记录的过程信息,以及粮食收储关键信息被恶意篡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的全流程可追溯机制包括:将粮食收储业务数据和操作日志数据分离,采用区块链数据元记录操作日志数据,基于智能合约将操作日志数据进行数据上链,覆盖从粮食收购登记,到粮款结算支付,再到库存监管/库内粮情信息监控的全流程数据,确保粮食收储全流程数据防篡改、可追溯,为贷后监管提供可靠依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的智能合约:根据用户注册、隐私信息的上传和访问、权限的授予和撤销、积分的分配和转移这几个过程的业务规则进行编码,部署在区块链网络中,并由所有节点达成共识和运行的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的针对不同种类的日志信息时,每个用户需要对应的对称加密密钥来加密相应的隐私信息,其加密方法采用AES-128对称加密算法,在生成加密密钥时,用户需要输入密码作为日后使用密钥的凭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的当业务数据保存及修改时,针对区块链系统中的日志记录及关键数据记录同步进行验证保存修改,从而保证全流程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的全流程可追溯机制的数据溯源,在获取业务数据的同时,对相关的日志及关键上链数据进行查询获取和匹配验证,展示流程溯源结果,为监管提供有力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0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管施工管道交叉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器功率吸收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