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监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6040.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9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宿颖;张刚;陈怡暄;周亚伟;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20/38;G06F21/64;G06F16/27;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技术 面向 粮食 收储全 流程 追溯 监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粮食的监管和核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所述监管方法流程如下:S1、验证及上链阶段:粮食收储报港登记环节:将登记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以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粮食收储扦样化验环节:将化验样品及检验结果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中,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粮食收储称重环节:将称毛重、称皮重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中,有效防止监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记录数据被篡改,保障了贷后监管过程中源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为提高监管效率、缩短响应时间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的监管和核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近年 来,国家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强调程度不断加强。
粮食安全问题有赖于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资金的支持及有效利用对于粮食收购企业以及整个粮食行业的健康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营业务是为粮棉油产品收购提供融资,其目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物价,以及保障农民收入。但农业政策性银行因贷后风险防范和控制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影响信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等。传统贷后监管依靠管户信贷员全程跟踪粮食收购及储存流程,从收购付款到入库,再到粮食仓储库存定期监管,工作量巨大,监控漏洞多。
随着近年,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粮库信息化系统的上线使用,已将粮食收储信息的相关台账及业务流程信息,从早期的手工台账脱离,实现了信息数据的电子化数字化,但相关信息的安全审计流程、以及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还无法满足监管要求,无法完全防范和避免人为篡改各类台账和业务流程数据。
为了解决监管数据防篡改问题,需要技术与制度的双重创新,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总账,具有去中心化、永久记录、数据透明、方便审计等特点,与数据防篡改中追求的访问过程透明可控、责任主体明确可查等目标具有良好的契合度。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将数据所有权真正地从第三方信用中介转移到用户手中,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粮食收储过程中的数据追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本发明将应用区块链技术,将粮食收储各环节(报港登记、扦样化验、称重、结算)的数据、视频、以及粮款结算支付过程数据、粮食仓储过程粮情数据等进行串联存储,在保证实际业务系统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将关键记录以及操作日志记录进行上链存储,保证粮食收购及仓储环节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贷后监管提供全面、准确、安全的信息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监管方法,一方面借助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特性,实现对粮食收储各环节关键信息的可靠存储管理,为事后追溯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将操作事务日志以及电子交易记录等关键数据进行区块链存储,将区块链技术与关系型数据库相结合,弥补区块链在数据查找速度及格式处理方面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架构设计,全流程可追溯机制设计,综合监管方法设计三部分组成。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粮食收储全流程可追溯的贷后监管方法,所述监管方法流程如下:
S1、验证及上链阶段:
粮食收储报港登记环节:将登记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以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粮食收储扦样化验环节:将化验样品及检验结果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中,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粮食收储称重环节:将称毛重、称皮重信息记入业务数据库中,同时将事务操作日志及对应视频标签信息记入区块链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管施工管道交叉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器功率吸收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