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6963.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芳;王倩;邱兆娟;林新强;刘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4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模块化 转向 操控 机构 | ||
1.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司机座椅1、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车架3、减震软垫4、双轮轴转向前桥5、转向柱支撑固定座7和线控方向盘模块总成9;司机座椅1安装固定于车架3的上端面,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通过减震软垫4安装在车架3上并位于司机座椅1的下方,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通过花键轴与设在车架底部的双轮轴转向前桥5连接,转向柱支撑固定座7位于司机座椅1的前方并与车架3固定连接,切换开关8及线控方向盘模块总成9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转向柱支撑固定座7上端面;减震软垫4用来吸收转向过程的冲击力; 双轮轴转向前桥5支撑整机重量并实现整机转向及行走;线控方向盘模块总成9用于将驾驶员的转向动作由机械转向转换为信号输出至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提供控制及驱动双轮轴转向前桥5转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包括电动转向管柱固定支架21以及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电动转向管柱固定支架21上的驱动电机控制单元ECU 22和转向驱动电机23,固定在电动转向管柱固定支架21与车架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线控方向盘模块总成9用于将驾驶员的转向动作由机械转向转换为信号输出至驱动电机控制单元ECU,驱动电机控制单元ECU控制双轮轴转向前桥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减震软垫4双轮轴转向前桥5的转向轮回馈回来的反向转向冲击力及转向驱动电机23启动时的冲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柱支撑固定座7对应行进方向的前端设置自动跟随模块总成6,自动跟随模块总成6包括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探测车辆的跟随状态并根据设定的跟踪方式自动跟随,控制系统用于输出信号至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实现自动控制转向驱动电机工作,以实现整机无人驾驶带自动跟随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切换开关8,切换开关8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转向柱支撑固定座7上端面,切换开关8连接驱动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的电机控制单元ECU,通过切换开关8切换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双轮轴转向前桥5包括轮胎51、轮毂52和前轮转轴桥53,前轮转轴桥53的上端与车架3固定连接,前轮转轴桥53的两侧分别安装一轮毂52,轮毂52上套设轮胎51,轮毂52通过轮胎螺母与前轮转轴桥53连接组成双轮轴转向前桥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块化线控转向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车架3包括固定连接板31,电动转向管柱模块总成2、减震软垫4及双轮轴转向前桥5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固定连接板31上,电动转向管柱固定支架21和固定连接板31上与减震软垫连接的固定孔开设两个交叉方向上的长条孔,用来调节相关转向零件制作和装配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9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