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128.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计强;王强;李木;徐斌;郭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3/12;F17D5/00;F17C7/04;F17C13/12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吴忠义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应急 智能 系统 | ||
1.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包括设置在运输车辆内部的集成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1)包括检测装置(2)、降压装置(3)、安全放散装置(4)、加臭装置(5)、气化装置(6)、组合装置(7)和由管道(8)组成的通路装置(9),所述通路装置(9)包括低压通路(10)和中压通络(11),将LNG低温液态天然气通过管道(8)连接所述气化装置(6),所述气化装置(6)由空气式汽化器(12)组成,通过所述空气式汽化器(12)将低温液态天然气通过与空气换热变为气态天然气,通过所述管道(8)按照中压、低压两种压力级别输送至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设置在管道(8)的出口末端的微功耗变送器(13),通过所述微功耗变送器(13)实现对压力数据的智能监控与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放散装置(4)包括放散管(14),所述放散管(14)与所述中压通络(11)和低压通路(10)连通,当压力超限时,通过所述放散管(14)进行泄压保障LNG罐车的安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装置(3)包括设置在通路装置(9)中的调压器(15),所述调压器(15)连通有计量装置(16)和显示装置(17),所述计量装置(16)包括设置在管道(8)中的流量计(18),通过所述流量计(18)计量管道(8)内的天然气通过量,所述显示装置(17)包括设置在调压器(15)、流量计(18)和管道(8)阀门前后的压力表(19),通过观察所述压力表(19)了解管道(8)内部压力值,当管道(8)内部压力过大时,通过调压器(15)调节管道(8)内的气体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臭装置(5)包括设置在管道(8)出口前的加臭罐(20),通过所述加臭罐(20)对进用户管道(8)进行加臭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8)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接口(21),当设备故障无法进行保供作业时,所述三通接口(21)与其他单体保供撬进行连接,从而提供足够的保供量,所述管道(8)的出口处加装有无线电加热带(22),当环境温度低,通过所述无线电加热带(22)为管道(8)出口处的气化器加热,从而增加气化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1)的底部设有底座(23),所述底座(23)由角钢(24)组成,所述角钢(24)的转角连接处设有固定装置(25),当设备需要排放残液或者泄液时,使用完充装软管后需要将盲法兰拆卸下来,通过固定装置(25)放置收纳盲法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撬联动应急智能保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5)包括与角钢(24)支架相连的固定架(26),所述固定架(26)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固定架(26)与角钢(24)的沉孔(27),所述固定架(26)的中设有通孔(28),通过所述通孔(28)连接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侧面设有与通孔(28)配合的连接孔(30),所述固定板(29)的上表面设有放置盲法兰的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31)内设有多个对盲法兰上的连接件进行让位的让位孔(32),所述固定槽(31)的一侧设有开口(33),通过所述开口(33)使得工作人员轻松取用盲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1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法在线再生活性炭类吸附载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升级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