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DAPI进行摩擦电离的离子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9192.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0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洋;徐楚婷;王卫国;阮慧文;蒋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16 | 分类号: | H01J4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dapi 进行 摩擦 电离 离子源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利用DAPI进行摩擦电离的离子源装置,通过DAPI的开闭过程产生的静电,对经过硅橡胶管的气体,或者在硅橡胶表面的物质进行快速的电离。该装置主要包括两个串联的Pinch阀。主要原理是,通过靠近进样口的pinch阀控制样品的进入;另一个阀通过不断开闭进行摩擦在内壁带上电荷,对通过的气相样品进行电离。该装置简化了其它小型仪器所需要的额外电离源。相比起其他的常压电离源,结构更为简单,无需多余的载气或电能供给。该结构满足了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同时为一些无法使用暴露的高压装置的场景,提供了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谱分析电离源,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DAPI进行摩擦电离的离子源装置。它可以用于对无辅助气或无高电压存在下实现对气态待测物的电离,实现气体的现场快速检测。同时将进样装置和电离源相结合,简化了仪器装置的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离子源是质谱仪最重要的组成之一,小型化仪器常见的常压电离源有LTP和APCI,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额外的气体辅助或者高电压进行电离。而摩擦电离源将进样系统和电离源相结合,可以通过多次的挤压和摩擦在管壁内表面积累静电荷,用于电离通过的气相化合物。摩擦电离源较少被报道,现有的摩擦电离源主要是液态样品在进入进样管后,在蒸发过程中与管壁表面摩擦被电离,随后进入真空腔体内被检测。该电离方式对于蛋白有较高的灵敏度,所需的液体量在μL级。可以与液相质谱联用,对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进行检测。McEwen等人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通过提高进样管温度的方式提高了电离效率。但是溶液进样电离的方式需要连续进样模式,以减少样品在进样管中的残留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DAPI进行摩擦电离的离子源装置,设计了一种利用DAPI进行摩擦电离的离子源,它可以用于对无辅助气或无高电压存在下实现对气态待测物的电离,实现气体的现场快速检测。同时将进样装置和电离源相结合,简化了仪器装置的整体结构。通过将两个pinch阀连用的方式,通过第一个pinch阀的开闭控制中性气体样品进样,通过第二个pinch阀的连续开闭实现硅橡胶管内壁的电荷累积,使中性样品在经过硅橡胶管后可以被电离。结构简单,满足了现场便携式分析仪器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DAPI进行摩擦电离的离子源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放置的第一pinch阀、第二pinch阀,两段穿过pinch阀芯放置的第一硅橡胶管、第二硅橡胶管,以及连接两段硅橡胶管的阀间毛细管、连接在第一pinch阀另外一端的进样毛细管、连接在第二pinch阀另外一端的真空毛细管,所述各个pinch阀、硅橡胶管、毛细管均同轴放置;
通过控制连续开闭第二Pinch阀使得第二硅橡胶管内壁反复接触累积静电荷,开闭第一Pinch阀的吸入空气,对进入第二硅橡胶管内的样品进行电离产生离子。
所述进样毛细管、阀间毛细管、真空毛细管均为金属毛细管。
所述进样毛细管长4.00cm,内径250μm,外径1/16英寸,用于从常压区域进行采样;所述阀间毛细管长4.00cm,内径250μm,外径1/16英寸;真空毛细管长4.00cm,内径125μm,外径1/16英寸。
还包括与两个pinch阀电性连接的波形发生器,以及与波形发生器连接的上位机;所述波形发生器用于根据上位机输出的指令输出控制两个pinch阀开或闭的波形信号。
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或智能终端设备。
所述上位机内存储有以下程序模块,并当上位机加载以下程序模块时控制两个pinch阀开闭实现利用DAPI进行摩擦电离产生离子源;
静电荷积累程序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通断时间,控制第二pinch阀不断地进行开闭过程,使阀芯放置的第二硅橡胶管内壁不断进行接触分离,在管内壁产生静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