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多工位包板配组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1371.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1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渠立琛;陈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多工位包板配组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多工位包板配组机,包括机架、配组滚道以及若干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配组滚道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铺设;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包括有若干个;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呈单列排布在配组滚道的一侧,且各个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的出料端均能够与配组滚道连接;每一个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均配设有极板输送装置;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为正负极板配组装置和/或独立极板配组装置;当所述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为正负极板配组装置时,其配设有隔板输送机构,并设置有第一极板拾放工位、第二极板拾放工位以及隔板输入工位;当所述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为独立极板配组装置时,其仅设置有第二极板拾放工位。因此,能实现高速包板和集群配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多工位包板配组机,属于蓄电池装配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集群配组的过程中,除了人工包板配组,现有的包板配组机也有很多,但是效率都不高。现有包板配组机的集群配组效率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集群配组时正负极板的拾放速度慢。以气缸为动力的摆吸机构本身就限制了速度,且机构的动作在拾取和下放时缺少柔性,速度快时拾放动作不稳定,经常出现卡板,极板报废率高。二是包隔板的速度慢。包板时的推板要越过隔板下落位置将第一极板推到第二极板的位置,因此,隔板下落时机要在推片动作结束后,导致隔板只能间断式输送,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多工位包板配组机,能实现高速包板和集群配组。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多工位包板配组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配组滚道以及若干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其中:
所述的配组滚道,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铺设;
所述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包括有若干个;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呈单列排布在配组滚道的一侧,且各个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的出料端均能够与配组滚道连接;
每一个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均配设有一个极板输送装置;
所述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为正负极板配组装置和/或独立极板配组装置;正负极板配组装置能够将第一、第二极板与长条形的定长隔板配组成型为配组极板并将所成型的配组极板输送至配组滚道;所述的配组极板包括U形隔板、处于U形隔板两侧臂之间的第一极板以及处于U形隔板其中一个侧臂外侧的第二极板;独立极板配组装置能够输送独立的第二极板至配组滚道;所述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的极性相反;
当所述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为正负极板配组装置时,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配设有一个隔板输送机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极板拾放工位、第二极板拾放工位以及隔板输入工位,隔板输入工位处于有第一极板拾放工位、第二极板拾放工位之间;所述的极板输送装置能够按序地一一朝向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交替推进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以至所述的极板输送装置能够连续地交替拾放第一/第二极板至对应的第一极板拾放工位、第二极板拾放工位;所述的隔板输送机构能够朝向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的隔板输入工位连续输送定长隔板;
当所述的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为独立极板配组装置时,独立极板配组装置仅设置有第二极板拾放工位,所述的极板输送装置仅能够按序地一一朝向单工位极板配组装置推进第二极板,直至所述的极板输送装置能够逐一地拾放各第二极板至第二极板拾放工位。
优选地,所述的正负极板配组装置,包括固定板Ⅱ、正负极板拾放机构、托板Ⅰ、托板Ⅱ、推板机构、包板过渡输送组件,其中:
所述的固定板Ⅱ,包括两块,对应为第一固定板Ⅱ、第二固定板Ⅱ,间隔地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的托板Ⅰ、托板Ⅱ,均平铺在第一固定板Ⅱ、第二固定板Ⅱ之间,且托板Ⅰ、托板Ⅱ的铺设方向与配组滚道的传动方向垂直;托板Ⅱ位于正负极板配组装置传动方向的前端,而托板Ⅰ则位于正负极板配组装置传动方向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1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卡密智能门锁模块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用于微创手术的腹腔镜接头装置